Vmware+RHEL5+Oracle 10G RAC安裝實驗--詳細過程(一)

 

實驗環境:

普通PC一臺(3GB內存,500GB硬盤)

Vmware Server 1.0.6版

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1

Oracle  10g for linux(10.2.0.1)

前言:

    首先要感謝itpub里君三思學習筆記裏的:《手把手教你用VMware在linux下安裝 oracle10g RAC》文檔,以及linux社區裏 雷宇 的《Vmware+Linux+Oracle 10G RAC全程詳細圖解》,通過上述兩文,以及一定的linux及oracle 基礎,遇到文中沒有提到的問題就google,經過幾次的失敗,也算是順利安裝完成!爲了讓後面的兄弟走更少的彎路,本人也在此記錄一下,也給自己進一步加深理解RAC安裝注意事項!

一、準備工作

VMware server ,可以免費下到,不建議使用VMware workstation,因爲workstation 不支持共享存儲,而且 VMware workstation是收費是!Vmware Server 1.0.6

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3.vmware.com/software/vmserver/VMware-server-installer-1.0.6-91891.exe

RHEL 5.1 之前可以在verycd上面下的,現在其實也可以,

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gdajie.com/topics/206545/

oracle 10g for linux ,好像官網已經不提供10g下載了,現在只可以下載到11g了,還好,電驢上面也能找到,

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gdajie.com/topics/57759/

clusterware,database 還有client 都有了!

 

二、設置  vmware 環境

vmware 軟件安裝過程這裏就不詳說了,以下是本人安裝完成後的截圖:

1、新建一個虛擬機,點擊 File->New->Virtual Machine:

點擊下一步

2、選擇自定義配置(Custom):

下一步

3、選擇操作系統,當然是linux:

下一步

4、給虛擬機文件選擇一下存儲位置,這裏需注意需選擇在分區空間足夠大的目錄下面,如,本人E盤有200多G空間,這樣後面建立linux及asm存儲文件有足夠大的空間了!如果兩個虛擬機都放在該盤下的話,該磁盤剩餘空間至少要有 20G 。

5、設置虛擬機訪問權限:

默認不選,下一步

6、虛擬機的啓動與關閉選項:

也是默認即可,對後面安裝沒有太大的影響。

下一步

7、選擇cpu個數,這裏就選1個就ok了,當然如果是四核心的pc的話可以選擇2個cpu:

下一步

8、分配虛擬機內存,內存還是足夠的,就分1G吧,建議不少於512M。

下一步

9、選擇網卡類型,這裏選擇橋接

下一步

10、選擇I/O適配器的類型

下一步

11、創建磁盤

下一步

12、選擇磁盤類型,這裏一定要選擇SCSI

下一步

13、設置虛擬磁盤大小,空間富足的就多給一些,安裝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所需空間至少爲 8G, 建議不少於10G。

下一步

14、選擇虛擬磁盤的存儲路徑E:\My Virtual Machines\rac1:

完成,由於新建的虛擬磁盤較大,所以需要一定的時間

就讓它慢慢創建吧!

15、創建完成,進入虛擬機主界面

16、單擊 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 添加一些設備

單擊add

17、進入嚮導

下一步

18、添加磁盤,這裏要牢記實驗所需磁盤數量是五,除去本地磁盤之外,我們還需要額外的添加四塊磁盤,其中兩塊ocr和vote作爲clusterware安裝所需,兩塊作爲ASM磁盤:

下一步,跟前面添加磁盤相同操作

下一步

下一步,這裏我們首先創建的是OCR跟VOTE這兩塊設備,因爲他們不需要佔用太大空間,這裏我們給每塊磁盤分配500MB大小的空間,並選擇立即分配方式:

下一步,這裏又必須要簡單的說明一下了,我們在建立除本地硬盤之外的四塊磁盤的時候,路徑上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本地硬盤和其他四塊磁盤放到一個目錄下。 本地磁盤位於一個目錄,裸設備磁盤位於另一個獨立的目錄,這樣做主要是爲實驗後期磁盤克隆作考慮。

點擊advanced

 

點擊完成開始創建

接下來是兩塊ASM磁盤,每塊磁盤分配12GB大小,這兩塊磁盤主要用來存放oracle數據,重複上述步驟作一些更改即可。

19、添加一塊網塊,因rac要求最少需要兩塊網卡,如下

下一步

君三思 裏建議選擇Host-only,但實際選擇橋接方式也是可行的。另需說明的是,雷老師的文檔是添加三塊網卡,因其是爲了方便接下來實驗裏使用其來搭建ftp來傳oracle安裝文件而用,而rac安裝兩塊網卡是足夠了,而且虛擬機環境設置IP與PC的IP同一網段,通過共享來完成oracle安裝文件傳送是很方便的,所以個人感覺沒有必要再增加第三塊網卡了,這樣也減少出錯的機率,當然你如果想學習更多的知識也是可以按照雷老師的做法去實驗的,點擊完成即可。

20、以下是所有設備添加完成的截圖:

需注意的是後面添加的四塊硬盤(ocr,vote,asm1,asm2)是跟第一塊硬盤不在同一目錄的,如下

第一塊硬盤目錄如下:

21、完成上述把光驅加載rhel5.1  iso文件:

至此,vmware環境基本配置完成。

三、安裝linux系統

1、點擊start this virtual machine,啓動進入linux安裝界面

在boot:後面輸入  linux askmethod  進行安裝

2、選擇英語

3、鍵盤爲us

4、從本地cdrom進行安裝:

5、跳過光盤測試:

6、

7、安裝num,沒有就跳過吧

8、

skip

9、警告,將會初始化硬盤,所有數據會丟失,這裏因爲我們都是新建的磁盤,所以按yes。

10、進入選擇分區方案,這裏本人選擇自定義,create custom layout

11、進入分區設置,只勾選第一塊硬盤進行劃分(注意:只選第一塊硬盤sda,後面添加的4塊硬盤是用來做共享存儲的),因測試實驗,這裏只作基本分區,分別爲/boot,/,swap  ,實際生產環境不建議這樣分區,可以把安裝oracle獨立分區等。以下爲劃分boot分區,不需要太大:100m

12、swap,內存的1到2倍,這裏劃分兩倍內存:2048M

13、根分區,第一塊硬盤剩下的空間都給它了,18G多,安裝linux系統,oracle軟件足夠了

19、完成後分區如下,其它四塊硬盤不動

 

20、下一步,進入boot loader 選擇,默認即可

生產環境建議設置boot loader password

21、設置ip地址及主機名,建議先設置好,當然安裝完成也可以進入系統進行修改設置,本人設置如下:eth0 :192.168.0.21 255.255.255.0   eth1:10.10.17.221 255.255.255.0  IPV6關閉,主機名爲rac1,網關:192.168.0.1 ,eth0與實驗真實機器爲同一網段。

22、選擇時區

23、root密碼設置

24、軟件包安裝,這裏建議都選 上

以下的幾個軟件包必選:

25、選擇中文支持:

26、點擊next

27、進行安裝,這就得等吧,安裝完成大概20分鐘:

28、安裝過程中只有第一塊硬盤在運行:

29、終於安裝完成,點擊reboot 重啓:

30、重啓完成進入配置嚮導:

31、next

32、防火牆,爲實驗方便,disabled 關閉掉。

33、selinux 也是一樣,關閉掉

34、kdump 也不需要打開

35、時間日期設置

36、軟件自動升級設置,這裏還是算了

37、選擇no thanks

38、這裏就不創建用戶了,點擊繼續

39、next

40、完成

41、再次重啓系統:

42、重啓完成後進行系統界面,到此基本完成第一個節點rac1 ,linux系統安裝。

四、配置linux環境:

以下操作如非特別註明,均爲root用戶,爲了方便建議通過 ssh遠程操作,ssh默認端口爲22

1、避免安裝rac過程出現類似因缺少相關軟件包而帶來的麻煩,建議首檢查linux系統是否已經安裝下述軟件包:

binutils-2.17.50.0.6-5.el5
compat-libstdc++-296-2.96-138
compat-db-4.2.52-5.1.i386.rpm
control-center-2.16.0-14.el5
gcc-4.1.2-14.el5
gcc-c++-4.1.2-14.el5
glibc-2.5-18
glibc-common-2.5-18
libstdc++-4.1.2-14.el5
libstdc++-devel-4.1.2-14.el5
make-3.81-1.1
sysstat-7.0.0-3.el5.i386.rpm
setarch-2.0-1.1

以下爲逐一檢查:

把沒有安裝的包安裝上,加載linux安裝光盤,以上軟件包均可以安裝光盤找到。

安裝缺少的包:

同時建議安裝上下述軟件包,後面也需要安裝的:

2、安裝完成後,請先關閉虛擬機,並更改虛擬機相關配置文件,打開.vmx 文件,如下

添加以下內容:

disk.locking = "false"
diskLib.dataCacheMaxSize = "0"
diskLib.dataCacheMaxReadAheadSize = "0"
diskLib.DataCacheMinReadAheadSize = "0"
diskLib.dataCachePageSize = "4096"
diskLib.maxUnsyncedWrites = "0"
scsi1:1.deviceType = "disk"
scsi1:2.deviceType = "disk"
scsi1:3.deviceType = "disk"
scsi1:4.deviceType = "disk"

添加完成後保存並關閉。

3、重新啓動虛擬機,進入linux系統,編輯/etc/hosts 文件

[root@rac1]#vi /etc/hosts

添加以下內容:

192.168.0.21 rac1
192.168.0.22 rac2
192.168.0.23 rac1-vip
192.168.0.24 rac2-vip
10.10.17.221 rac1-priv
10.10.17.222 rac2-priv

注:192.168.0.22 ,10.10.17.222 爲節點2 的IP,192.168.0.23,24爲指定定的虛擬IP,供CRS使用,不需要用到真實網卡。

4、創建組oinstall,dba 用戶oracle

 注:如果是非虛擬機安裝,要注意記錄下用戶和組ID,在其它機器上創建同名組時,務必確認組ID和用戶ID與此相同。(以上引自君三思的文檔,由於沒有真實環境,還沒考證,有點慚愧)

5、修改oracle用戶的初始化參數文件

[root@rac1~]vi /home/oracle/.bash_profile

增加以下內容:

export TMP=/tmp
export TMPDIR=$TMP
export ORACLE_BASE=/opt/ora10g
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2.0/db_1
export ORACLE_SID=RACDB1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PATH=/usr/sbin:$PATH
export PATH=$ORACLE_HOME/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bin:/bin:/usr/bin:/usr/local/bin:/usr/X11R6/bin/
export CLASSPA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ORACLE_HOME/rdbms/jlib
ulimit -u 16384 -n 65536
umask 022

:wq 保存退出

6、創建/opt/ora10g 目錄,並修改其權限屬性:

由於該目錄主要由oracle用戶操作,因此我們將其所有者改爲oracle

7、配置內核參數:

增加以下內容: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 = 1048576
net.core.rmem_max = 1048576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提示,上述參數中通常只有一項需要更改,即kernel.shmmax,該參數推薦設定爲物理內存的一半,由於 安裝crs的時候要求是內存至少512M。

並運行sysctl -p 讓設置生效如下:

8、提高oracle用戶的shell限制,設置oracle使用的文件數權限:

[root@rac1~]vi /etc/security/limits.conf

增加以下內容:

oracle soft nproc 2047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oracle soft nofile 1024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

9、修改安全限制

[root@rac1~]vi /etc/pam.d/login

增加以下內容:

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10、配置Hangcheck計時器

[root@rac1~]vi /etc/rc.local

增加以下:

modprobe hangcheck-timer hangcheck-tick=30 hangcheck_margin=180

10、磁盤分區

 首先來查看一下未分區前的情況,fidesk -l

使用fdisk /dev/sdb 進行分區,依次操作如下

分別輸入:p,1,回車,回車,w   (注:w表示保存分區表操作)

接着分別重複上述操作,對sdc,sdd,sde進行相應分區,這裏就不一一列出了,以下是分區完成後的效果:

11、安裝oracleasmlib程序包:

所需的程序包可以到這裏下載:

https://oss.oracle.com/projects/compat-oracle/files/RedHat/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server-storage/linux/downloads/rhel5-084877.html

注意一定要與操作系統版本相符,如果你是跟本人用的一樣版本rhel 5.1 那就到這裏下吧,都給你集齊了。

下載地址:http://down.51cto.com/data/678366

接下來就是通過共享,把上述軟件包拷貝到linux裏面:

加載命令:mount -o username=administrator //192.168.0.20/mysoft /mnt

運行上述命令後會要求輸入相應的密碼,然後加載共享mysoft到/mnt裏,操作過程如下:

安裝過程中如提示缺少其它包都可以在linux安裝光盤找到。前文提到安裝的幾個軟件包這裏就需用到了。另,雷宇老師的此步驟介紹得比較詳細,很值得參考。

12、配置裸設備

由於 RHEL5中取消了rawdevices,如果不想將映射命令放到rc.local中的話,我們就需要將其配置到/etc/udev/rules.d/ 文件夾中

修改以下文件

[root@rac1 ~]# vi /etc/udev/rules.d/60-raw.rules

增加以下內容:

ACTION=="add", KERNEL=="/dev/sdb1",RUN+="/bin/raw /dev/raw/raw1 %N"
ACTION=="add", ENV{MAJOR}=="8",ENV{MINOR}=="17",RUN+="/bin/raw /dev/raw/raw1 %M %m"
ACTION=="add", KERNEL=="/dev/sdc1",RUN+="/bin/raw /dev/raw/raw2 %N"
ACTION=="add", ENV{MAJOR}=="8",ENV{MINOR}=="33",RUN+="/bin/raw /dev/raw/raw2 %M %m"
ACTION=="add", KERNEL=="/dev/sdd1",RUN+="/bin/raw /dev/raw/raw3 %N"
ACTION=="add", ENV{MAJOR}=="8",ENV{MINOR}=="49",RUN+="/bin/raw /dev/raw/raw3 %M %m"
ACTION=="add", KERNEL=="/dev/sde1",RUN+="/bin/raw /dev/raw/raw4 %N"
ACTION=="add", ENV{MAJOR}=="8",ENV{MINOR}=="65",RUN+="/bin/raw /dev/raw/raw4 %M %m"
KERNEL=="raw[1-4]", OWNER="oracle", GROUP="oinstall", MODE="640"

:wq  保存退出

注:以上需根據實際情況來配置

13、重啓udev服務,並驗證:

到此linux環境配置已經完成。

由於篇幅較長,第一篇到此爲止,接下來將繼續進行第二臺節點創建及clusterware軟件安裝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