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到3.0 PCI- Express總線標準綜述

PCI- Express是最新的總線和接口標準,它原來的名稱爲“3GIO”,是由英特爾提出的,很明顯英特爾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標準。交由 PCI-SIG(PCI特殊興趣組織)認證發佈後才改名爲“PCI-Express”。這個新標準將全面取代現行的PCI和AGP,最終實現總線標準的統一。它的主要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高,目前最高可達到10GB/s以上,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PCI Express也有多種規格,從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滿足現在和將來一定時間內出現的低速設備和高速設備的需求。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爾的i915和i925系列芯片組。當然要實現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就象當初PCI取代ISA一 樣,都會有個過渡的過程。


  PCI Express(以下簡稱PCI-E)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總線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 接,不需要向整個總線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於傳統PCI總線在單一時間週期內只能實 現單向傳輸,PCI-E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E的接口根據總線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將用於內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E規格從1條 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系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此外,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E插槽中使 用,PCI-E接口還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E X1的250MB/秒傳輸速度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芯片、網卡芯片和存儲設 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芯片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 因此,用於取代AGP接口的PCI-E接口位寬爲X16,能夠提供8GB/s的帶寬,遠遠 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儘管PCI-E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爲PCI-E主流規格,同時很多芯片組廠商在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的支持,在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E因爲採用串行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E接口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標準更多的帶 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E設備生產成本和體積。另外,PCI-E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爲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PCI-E 1.0規範:


  PCI-E 1X(1.0標準)採用單向2.5G的波特率進行傳輸,由於每一字節爲10位(1位起始位,8位數據位,1位結束位),所以傳輸速率爲2.5G/10=250MB/S(250兆字節每秒),由此可以計算出來PCI-E 16X的單向傳輸速率爲250MB/S*16=4GB/S,雙向傳輸速率爲8GB/S。目前P43以下主板(不含P43)採用PCI-E 16X(1.0標準),PCIe-104 Express以及PCIe-104採用PCI-E 1.0規範。


  PCI-E 2.0規範:


  PCI-E 1X(2.0標準)採用單向5G的波特率進行傳輸,由於每一字節爲10位(1位起始位,8位數據位,1位結束位),所以單向傳輸速率爲5G/10=500MB/S(500兆字節每秒),由此可以計算出來PCI-E 16X(2.0標準)的單向傳輸速率爲500MB/S*16=8GB/S,雙向傳輸速率爲16GB/S,PCI-E 32X(2.0標準)的船速速率爲32GB/S,目前P43,P45,P55及以上主板均帶有PCI-E 16X(2.0標準)插槽


  PCI-E 3.0規範:


  PCI-E 1X(3.0標準)採用單向10G的波特率進行傳輸,由於每一字節爲10位(1位起始位,8位數據位,1位結束位),所以單向傳輸速率爲10G/10=1000MB /S(1000兆字節每秒),由此可以計算出來PCI-E 16X(3.0標準)的單向傳輸速率爲1000MB/S*16=16GB/S,雙向傳輸速率爲32GB/S,PCI-E 32X(3.0標準)的雙向傳輸速率高達64GB/S,該規範將於2010年正式發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