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文件與目錄操作

在Linux中,我們對文件的操作通常有文件的複製(cp)、移動/剪貼(mv)和刪除(rm)。對目錄的操作通常有切換目錄(cd)、
查看當前工作路徑、創建目錄(mkdir)和刪除目錄(rmdir),以及對文件和目錄的檢視(ls)。下面我們一一介紹。


1、複製命令:cp(copy)

語法:cp [-adfil] 源文檔 目的文檔

選項:-a :等同於-dpR

-i :如果目的文檔已經存在,覆蓋時先詢問否則執行(RedHat中cp既是cp –i的別名,可以通過alias命令查看)。

-f :強制(force)的意思,若有重複或其他疑問,不會詢問,而強制複製。

-r |-R:遞歸持續複製,用於目錄的複製。(大小R功能相同)

-p :保留文件原來的屬性,而非使用預設屬性。

-u :update 當源文件與源來cp有改變才複製(如果目的文件改變不會cp),用來更新或者備份源文件。

-s :複製成爲符號連接文件,亦即‘快捷方式’。爲軟連接

-l :link link files instead of copying 進行硬連接連接文檔,而非複製文檔本身。

-d :在複製一個軟連接文件時,如果不加參數d複製的將是實際連接的文檔,加d之後複製的就是一個連接文件了。

-t :默認情況下cp命令可以把多個文件拷貝到一個目錄中去,但目錄必須寫在後邊,
如果想把目錄寫在前邊,加一個-t就可以了。


註釋:在複製是必須先弄清楚1、是否需要完整保留源文檔的信息?2、源文檔是否爲連接文檔。
3、來源文件是否爲目錄,是否爲特殊文件。例如:FIFO,socket等。

2、移除命令:rm(remove)

語法:rm [option]… file …

選項:-f :就是force的意思,強制移除不會詢問用戶。多用於刪除多個文件時

-i :交互模式,在刪除前詢問是否確認刪除,別名默認選項。在命令加‘\’可取消別名控制。

-r :遞歸刪除,
註釋:該命令也可以刪除目錄。

3、移動命令:mv(move)移動文件到某個目錄。
語法:mv [option] source1 source2 …. Directory
選項:-f :既是文件存在也強制移動替換文件,不詢問用戶。
-i :如果文件存在,提示用戶是否覆蓋。
-u :若目地文件已經存在,且source比較新,纔會更新。

註釋:在同一目錄中使用mv可以重命名文件。不過Linux也有rename命令來重命名。





目錄操作:
常用的目錄操作命令有:cd變換目錄,pwd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mkdir建立一個新目錄,rmdir刪除一個空目錄。在學習命令之前,
讀者應該先弄清楚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的概念。就本人看來相對,絕對都是相對的,人要認識事物總是要有參考點的,相對絕對
只是參考點的不同,Linux目錄採用樹狀結構,如果一個文件的路徑是參考根目錄即‘/’那就是絕對路徑,如果是參考用戶自身所
在的當前目錄就是相對路徑了。上圖這幾個符號表示特殊的目錄,利用它們可以是操作更快捷。下面介紹命令


變換目錄命令:cd 是change directory 的縮寫

格式:cd 空格加將要變換的目錄路徑,即:cd changedirpath。

註釋:注意那幾個特殊的目錄 點號”.”表示當前目錄 兩個點號“..”表示當前目錄的上一層目錄,波浪號”~”表示用戶的家目錄,



顯示當前所在目錄路徑命令:pwd 是print cuttent/working directory 的縮寫

格式:pwd


創建新目錄命令:mkdir

格式: mkdir [-mp] directoryname

選項: -m 創建自定義權限的目錄,而不使用umask的預設值

-p 遞歸創建多層目錄。

-v 顯示目錄創建過程。

刪除(空)目錄命令:rmdir
格式:rmdir [-p] directoryname
選項:-p :連同上層空目錄一起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