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開源文化

      開放源碼軟件運動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一種文化現象,源自***對智慧成果共享、自由的追求。開源運動發展到現在,這種能夠積極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文化已經***到信息、教育、健康等領域,融入了哲學範疇。

       開放源碼運動的史前史包括了整個Unix自由軟件***文化的歷史。“開放源碼”一詞來源於1997年春天在加州的Palo Alto召開的一個所謂“純粹程序員” 參與的戰略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Todd Anderson, 來自Foresight研究所Chris Peterson,  來自Linux國際協會的John Hall 和Larry Augustin,有硅谷Linux用戶協會的Sam Ockman,以及Eric  Raymond。 它們關係的是尋找一種方式,來像以前躲避自由軟件的人們來推廣這種思想,自由軟件和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反商業信條讓很多人對自由軟件敬而遠之。在Eric Raymond的堅持下,他們一致通過了用新的術語:OpenSource(開源軟件)來描述他們所推進的軟件。

      1998年2月23日網景宣佈它將發佈Navigator瀏覽器源代碼成爲開源軟件發展歷史的轉折點,經過一番激烈爭辯,“開放源碼”取代“自由軟件”成爲***們對開放原始碼軟件的代名詞。

開源軟件與自由軟件

     Linus Torvalds創建Linux以來,開源思想在軟件界可謂盛極一時。那麼,什麼是開源呢?簡單來說,"開源軟件"就是源代碼開放的軟件。
     由於開源思想源於計算機軟件界,所以發展至今,計算機類開源產品的種類、數量都是很多的,使用也比較廣泛。如在操作系統領域,Linux在服務器市場就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並持續擴張,IBM公司銷售的薄片式服務器中大約有75%就運行着Linux操作系統;Web方面,全球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Web服務器在使用開源的Apache系統;數據庫,有針對互聯網應用的輕量級數據庫MySQL,也有針對大型應用的PostgreSQL,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Sina的後端數據庫就採用了開源的MySQL數據庫軟件。其他還有各種非常流行的軟件,如GNU的編輯軟件Emacs、Linux的圖形處理界面Xfree86、排版軟件TeX等等,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開源被很多***認爲是計算機科學的一種文化復興,是計算機科學真正成爲科學並能夠與其他科學一起同步發展的手段。開源發展到今天,不僅僅有數以萬計的***在積極地參與,像IBM、HP、CA、SUN等一些軟硬件廠商也在加大在開源方面的投入並積極向開源社區貢獻優秀開源軟件,因爲開源催化了軟件業快速向服務也蛻變的速度併爲IBM這樣的硬件和集成服務提供商提供了新的商機。

開源軟件與許可證授權

     獲得開放軟件源碼是免費的,但對所獲取源碼的使用卻需要遵循該開源軟件所作的許可聲明。開源軟件常用的許可證方式包括BSD、Apache Licence、GPL等,其中GNU的GPL被最多的開源軟件組織所採用。開源軟件許可模式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copyleft,一類是non-copyleft。copyleft許可,比如GNU GPL類型,堅持認爲在開源軟件基礎上作修改後的軟件,仍舊是自由軟件
     自1998年2月美國OSI成立之後,經其正式認可的開源許可類型已達30種(2002年1月止)。同時,在GNU工程/自由軟件基金會的"自由軟件許可"頁面上包含了15種與GPL兼容的自由軟件許可、2種文檔許可以及總共42個軟件許可再加上4種非軟件許可。

一些著名開源許可類型

(1)BSD許可--它要求版權和著者身份申明;
(2)GPL--通用公共許可("CopyLeft")禁止派生或發行產品的限制;
(3)LGPL--庫/次級GPL,它不同於GPL許可證,在這個許可證下,庫(函
數庫)可以自由地聯接到專有軟件
(4)Artistic許可--使作者保持對進一步開發的控制。
(5)Netscape公共許可(NPL)--基於GPL精神的新的許可證,但是保持
了對源碼更多的控制和所有權;
(6)公共域(Public Domain)--通常用於決定性的算法以鼓勵廣泛使用,通常由美國政府使用。

開源教育

    自由的交換想法? 協作創造一套健壯、對大家有益的系統?不僅僅Linux是開源哲學的受益產物,在學校教學領域也在探索開源模式的應用,以期能夠爲教學帶來一個更高效、更先進、更豐富的教學體系——這就是開源教育。
    開源教育模式下,教師們以互聯網爲媒介共享課件、協作開發課件、交流教學心得。
    人類對世界的人是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學習他人經歷或親身體驗。教育的本質之一就是通過讓人們通過學習多少輩先人積累 下來的經驗,更快更好的建立對世界的正確認識和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從這點看,科學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和開源的發展所採用的方法論是一致的,而開源正是這種 方法論的代名詞。

何謂"開源"

     所謂“開源”,就是開放資源(Open Source)的意思。不過在程序界更多人習慣把它理解爲“開放源代碼”的意思。
     在計算機發展的早期階段,軟件幾乎都是開放的,任何人使用軟件的同時都可以查看軟件的源代碼,或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去修改它。在程序員的社團中大家互相分享軟件,共同提高知識水平。這種自由的風氣給大家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進步。

       但不久之後,以微軟爲主的一些商業公司就破壞了這種風氣。這些商業公司從自由的計算機社團裏僱傭了大量的技術高手,開發帶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專有軟件。他們 在分發軟件的時候也不再附帶源代碼。從此,專有軟件的時代到來了。直到現在,專有軟件不公開源代碼仍是默認的行業潛規則。    
   即使這樣,崇尚自由的鬥士們也沒有妥協。他們認爲,數字時代本應是自由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獲取軟件資源及其源代碼,而不應該被少數商業公司所控制。 因此由 Stallman爲領袖的一羣富有激情的技術高手們發起了自由軟件運動,創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即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FSF 頒發了 GNU GPL 通用公共許可,GPL 明確定義了自由軟件的含義,即用 戶擁有使用軟件、修改軟件、重新發布軟件以及改善再利用軟件等四種自由,作爲前提的,自由軟件必須公開所有的源代碼。 GPL 成爲自由軟件世界中的最高 精神綱領,它成功地創建了一個軟件中的自由王國,並保證開發者、用戶都擁有充分的自由權。另外,在自由軟件的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盜版的概念。    
  “自由軟件”的英文是“Free Software”,這不免爲許多人所誤解,人們經常把它和“免費軟件”連繫在一起,免費的恰恰都是些低級的,這使得自由軟件蒙上了一層陰影。於是大家決定給自由軟件一個更易理解的別名“開源軟件”。開源一詞則由此得來。    
  所以,開源即是自由的化身。它講述了一種公開的、自由的精神。軟件開源的發展歷程 ,爲我們軟件行業以及非軟件行業的人都帶來的巨大的參考價值。

開源的真諦——自由、開放。

  人的本性中就有一種崇尚自由、希望共享的心理。畢竟,相 對來講,隱私只是我們個人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而我們的社會團體生活中,開放卻是促進整個集體進步的重要因素!我想,當我們分清楚什麼不能公開和什麼該公 開的時候,當我們很好的平衡這兩者而非抑制其中一方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活的更美好。
  不能公開 的,比如我們的個人隱私、國家的核心技術和敏感技術(如印鈔機)等;可以公開的,應該是一些不甚敏感、公開不意味着毀滅的技術和信息,如軟件源代碼、部分 硬件電路圖、飲食菜譜等等,很多實例證明,公開它們不但沒有使公開者蒙受損失,反而引起了人們更多的興趣和熱情,使得相關的技術發展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穩步 前進,這就是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了。
  只有把握好公開和不公開的道德尺度,世界就纔會和偕。但恰 恰是有一些人,不但無視和諧,反而利用了自己本來就影響行業和諧的壟斷地位去破壞另一個和諧,並冠冕堂皇的稱自己是爲了知識產權而奮鬥,而阻止原本應當開 放的東西。對於微軟的行業壟斷,以及封閉源代碼的做法,我不想太多討論,業內的爭論已經夠多了。只是以我的想法來說,在信息時代,對技術的封閉,一定是阻 礙了科學進步的絆腳石!曾經的產權保護,的確是推進了一些國家的進步,但卻不一定適用於當今的時代發展,如果現在還無視開源的重要性,只能說明這些人的短 視或暗懷鬼胎。
  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創建人以及開源界的精神領袖 Stallman 說  :“老師說如果你有糖,你不能獨吃,而應該和別的孩子分着吃。但現在的管理部門說老師應當教孩子們接受許可證觀念,如果你帶了一些軟件到學校,他要說 ‘喔!不,不要共享它!共享意味着你在偷竊,共享意味着你要坐牢。’社會本不應該是這樣,我們需要好的風氣。至少在不費事的時候能主動幫助別人,因爲這是 社會發展的基礎,這是最基本的品德。而他們卻把我們的社會變成殘酷競爭的社會。”
  王開源在《開 源中國說》的演講中說到:“自由的哲學是:自由作爲人類普世價值觀是廣泛存在、普遍擁有的,自由軟件就是自由價值觀廣泛存在人類各個領域的具體體現,而自 由的理念是全人類普遍追求的理想,無產階級的自由是全社會的終極自由。”我認爲,自由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風氣,亦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手 段。
  在這樣一個大的理想下,我們發現,“自由”,更是一種尋求藍海的重要戰略!
   在譯言網中網民所翻譯的一篇文章《奧巴馬想知道:爲什麼要開源》中說到,奧巴馬曾經要求 Sun 公司主席 Scott McNealy  提供一份開源軟件帶給美利堅合衆國政府好處的報告,McNealy  毫不諱言地向奧巴馬建議:“一眼就可以看出,開源軟件要比專有軟件更經濟、更有效、生產力更高....政府應當安裝在開源基礎上生產的開源軟件以提高安全 性,降低費用,獲得更高品質、可信度更高以及更低價....而所有的上述好處都來自開源軟件。”當然,你也許還沒能想通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將產品的內部技 術構造公佈出去後,它是否還有價值?
  我要告訴你的是,公開它的內部技術構造並不代表公佈它的全 部,這其中還包括一系列的如整合、系統優化和工程化等的軟性思維,也就是隱性技術。所以開源產品的價值並不因爲將其內部公開內部結構而喪失。理解這一點也 是理解開源意義的一步。只要你稍稍留意就會發現,開源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果你再稍加思考就會明白過來,我們正是處在一種大的時代變革初期,而開源,正式默 默推動這場變革的巨大力量。更早的意識到這一點,是使你站在世界前沿的基本要素。
  也許你已經能夠強烈的感受到開源的重要性了,種種跡象也表明,開源越來越受到政府 、企業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開源的重要性及可發展性,變革已近在眼前,開源也被提上了日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