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少數”|思考比經歷本身更有價值

寫在前面

不久前,TEDxYouth@FenghuangSt 2019年度大會圓滿落幕。

講壇上,有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足球解說員和火箭工程師,也有可以在演藝廳看到的音樂家,甚至還有應該在觀衆席上記筆記的高中生,和應該奔波於週末培訓班的小學生。

而此時,他們都是講者,講述關於他們對“少數”的理解,講述自己關於“少數”的故事。

剪輯中的思考

雖然作爲團組織“相關”負責人,也經手過關於志願者的事宜,但之前的志願工作,無非只是——路口執勤,而已。

嚴格來講,這次的志願,應該是第一次志願者工作。

作爲攝影攝像組成員,主要的工作就是剪輯快速輸出視頻。

雖然每次旅行,都會配個vlog。而認真的摸索vlog的剪輯套路,也只是今年纔開始。所以還在學步階段的視頻剪輯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還是比較開心的。

剪輯後的另一個思考便是——

如何在攝影和視頻中尋求平衡,又或者是能否把關於視頻的悟性融入到攝影中;也就是說以視頻的方式去拍攝影,是不是個人角度上關於攝影斜槓在短視頻時代的解決之道呢?

當然,具體的對象和形式切入口還需要進一步思考。

團建中的思考

回到一個月前,那次志願者團建。這是我參加過的,最有意思又最有意義的團建。

而團建裏所收穫的“意外之喜”也是上半年的的重要小確幸之一。

一開始,只是爲了團建而團建。而沒想到,某個遊戲中的思考卻解決了某個核心問題。

因爲體制環境及個人性格,我通常給人話少而嚴肅的感覺。也就是——

“如何改變工作裏的嚴肅感和不苟言笑在生活中的狀態遷移,如何切換狀態讓生活變成微笑而話癆的樣子?”是之前一直思考的問題。

和誰說?

說什麼?

狀態怎麼樣?

這三個問題其實決定了平時話多不多的核心。而工作性質和環境卻恰恰讓我“閒聊莫論人非”,而太過嚴肅,又不苟言笑。

而狀態的遷移又影響了生活狀態,即使生活裏滿足前兩個條件,但狀態不到位,也是索然無味。

所以需要一個狀態切換器去來個觸發。同時,也適當調整下工作裏嚴肅感。

而在團建“角色扮演”遊戲裏找到了可能的答案。那就是以“角色扮演”的角度去看待當下的人事物,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去扮演當下情境裏所需要的那個角色。

看待的角度到位,那麼狀態就能到位。

狀態能到位,那麼語言和微笑就能到位。

意外之意,給困擾帶來了曙光。

不要成爲“現實中的小王子”

我們在經歷那些經歷的時候,通常需要加入過程中的思考。那樣,得到的會比經歷本身更多。

回到現場,說到思考,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叫朱雯的高中生,杭二中學霸。

和那些只會讀聖賢書的學霸不一樣,她夾雜了更多關於人生的思考。

從一開始的父母要我學,到爲了更好的未來,到——爲了探索和改變世界

這樣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實在讓人自慚形穢。

而且,人家還只是個高一的學生,就能有如此的覺悟,能通過平常的所知所覺去思考人生的方向

而我們那時,主要還是爲了一個好名次,考上一個好學校而已。

我們關於人生的思考,更多還是進入象牙塔甚至是步入社會之後。

當然,就像那道“基於作者意願,還是基於讀者意願,來書寫人生的作品”的高考題一樣——

希望她在之後的道路上,不要過於參考“讀者”意願,而去調整甚至遺忘年少時的那個“作者”意願。

要不然,最初的“人生作品”會成爲那個說“這不是帽子,這是蛇”之後卻在樓頂打掃衛生的“小王子”。

其實,很多人不都成了“現實中的小王子”麼?

志願後的思考

包括在中學就探索人生方向的朱雯,包括對足球愛之恨之的曾侃,包括可能引領未來商業航天的楚龍飛,包括感受民族音樂的張正,等等等等。

我們透過他們的表述,可以瞭解關於他們的故事,感受他人的生活和生命狀態,其實也是對自己生活潛意識的一種刺激。

當然,前提是去思考。

而參與到志願工作中,所付出和所得到,特別是鏈接到與你同頻的人。他們的所思所想,感悟所得,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刺激。

不管你記了多少筆記,不管當下的筆記能最後產生多少推動力。而通過視聽了解他人生命的可能性,以及通過活動鏈接更多的同行者,讓自己保持和增加前行的動力,是比傳遞的內容本身更爲重要的東西

這可能也是活動的初心。

但是,如果一味的去追隨,去模仿,去對比,可能就會產生焦慮。

如果不正確處理焦慮感,又會產生新的問題,造成自我迷失。

這也是我前期所經歷的心理變化,所幸,在一堆思考之後,得到解脫。

思考後的思路成了此篇→《焦慮感的破解之道 | 高考題背後關於人生目標和生活真諦的思考》

如果覺得邏輯太複雜,可以戳→《用一張思維導圖剝開焦慮感的產生邏輯》

寫在最後

這是關於“少數人”的故事,你想成就更好的自己,必須讓自己成爲“少數人”,而不是隨波逐流的人,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腳踏實地的行動。

鑽石的稀有,並不是因爲化學成分,

而是因爲形成的過程和開採的難度。

少數的堅持,並不是因爲孤立無援,

而是因爲經歷的挑戰和選擇的道路。


——獻給還在路上的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