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雨亭(10)——決絕.殉國篇

1、

《決絕.殉國》讀後感:戰鬥的最後時刻,魯總隊長全身多處負傷,先讓戰士們撤退,最後戰士們發現他時,他已經永遠地合上了眼睛,壯烈犧牲了!這一悲痛的消息立馬傳開,魯紫銘先生知道後淚如泉涌,還要在極度悲痛中,瞞着患有心臟病的妻子與年幼的孩子,之後用轉移注意的方法來調解情緒,經常一個人喝悶酒,又讓如貞模仿着父親的口氣,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老母親寫封信,就這樣演了好幾個月,然後被老母親發現,老母親並沒有反應激烈,而是懂得了兒子爲國獻身的民族之大義,以國家安危爲己任的愛國情懷。雨亭犧牲的很英勇,並還有一個傳說,說的是魯雨亭並沒有死,100天后,還會活過來!

                            ——吳婼瑜

2、

《決絕·殉國》讀後感:然而,正在烽火硝煙中率部殺敵的雨亭,又哪能實現探望父母妻兒的心願呢?就是寫一封家書,也要延宕近半年之久。真如詩聖杜甫所描述的那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雨亭爲戰鬥的勝利,有爲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到撤退時總隊長已經 一頭栽倒在壕溝裏,魯雨亭總隊長永遠磕上了他的眼睛。體現了魯雨亭爲抗日英勇犧牲,壯烈殉國。他父親魯紫銘一直瞞着這個消息,不告訴家人,寫出了他爲他人着想。直到如貞發現了父親殉國的事情,其他孩子也都知道了,但還,瞞着魯雨亭的母親,不讓她傷心難過。魯紫銘讓如真模仿父親的口氣給家裏寫信,讓母親開心。最後他母親知道這件事的時候,知道雨亭是爲國犧牲。寫出了魯雨亭母親的傷心和悲痛。

                        ——張振宇

3、

《決絕.殉國》:

魯雨亭在李黑樓戰鬥的最後時刻

,身上多處中彈,鮮血從頭部、胸前涌出來,右眼處血肉模糊……鮮血染紅了他心愛的粗布灰軍裝,染紅了他濃黑的鬚髮,染紅了土地!總隊長拼盡最後一點力氣,但總隊長還是永遠闔上了他的眼睛!魯雨亭犧牲的消息馬上傳開了。魯紫銘老先生悲痛交集着擔憂,歡顏遮着痛苦。雨亭犧牲的消息悄悄地、慢慢地在家人中傳開了,只瞞着雨亭的母親一個人。只有魯紫銘夫婦所秉持的,魯雨亭烈士所爲之獻身的民族之大義,家國之至愛。雨亭犧牲得很英勇,他不愧爲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

                          ——陳碩

4、

決絕·殉國

讀了這一章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前幾頁我還在爲幾次戰鬥勝利喝彩,但是後來,我的心情愈發沉悶……我清楚的記得魯雨亭說的話:“李黑樓就是我們的墳墓,我們就是死在這裏,也決不能丟掉陣地!”最後當魯雨亭身上已經多次負傷時,他還堅持留在陣地上和同志們一起戰鬥!在最後的最後,魯雨亭身中七彈,鮮血從頭部,胸部涌出來,右眼處血肉模糊,魯雨亭永遠閉上了雙眼,戰士們失聲痛哭……這是中國歷史上又一筆悲壯的記載,百姓失了英雄,戰士們失了統帥,國家更是失了一個棟樑!在此我的心情更加惆悵,這世上到底爲什麼會有戰爭……

                          ——陳佳

5、

決絕殉國

我懷着異常沉重的心讀了決絕殉國這一篇,魯雨亭所面對的這場戰役是描繪最詳細的,魯雨亭所率領的幾百人在與日寇進行艱苦卓絕的戰鬥中,我本來以爲其他支隊會前來支援,但沒想到他們還沒有正式打仗就落荒而逃,我始終不理解,同時我也知道這場戰鬥絕不會打得那麼輕鬆,而且可能是魯雨亭所面對的最後一場戰役,果然不出所料,但戰鬥過程中魯雨亭那種人在陣地在的那種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他最後英勇犧牲了,我甚至有些讀不下去了,其實本來就知道魯雨亭在剛開始就選擇了報國這條路,做好了爲國捐軀的準備,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我爲居住在他守護的這片土地而驕傲。

                      ——左瀟文

6、

決絕•殉國

前幾章時我懷着激昂的心情讀着,爲魯雨亭取得的一次次勝利喝彩。翻開這一章時,我心懷僥倖心理,千萬不要魯雨亭犧牲,僥倖心理破滅,他還是犧牲了。原由是魯雨亭率領二百多人的部隊與日軍激戰,但日軍佔據人數多,裝備精良的優勢,我軍處於劣勢,本以爲可以由其它兩支部隊合力對抗日本,沒想到卻一一逃跑,撤退。魯雨亭部隊拼命反擊,重創日軍,在一個溝壑中,魯雨亭不幸中彈犧牲。本可以撤退的他,卻拼命抵抗日軍的進攻,爲的是身後的百姓,爲的是革面的信念,爲的是他那顆精忠報國的心。我感到悲痛,更爲這位英雄自豪。

                        ——杜威

7、

“人們未曾料到的是,這封信,竟將是雨亭最後的家書。”讀到這時,我的心不禁顫一下,猜想魯雨亭戰士是如何犧牲的?是爲了救同伴?不祥的畫面全都涌上了我的腦海中,我帶着悲傷的心情讀了下去。“雨亭的臉上身上,血水混着汗水,汗水混着泥土和硝煙……撫慰傷員,鼓舞士氣。”可以看出雨亭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已經顧不上自己的生死,奮力去指揮部隊,振奮部隊,讓部隊年紀較小的戰士退下,自己一人去對付一大羣日本兵!後來還是把日本兵打敗了!真是打心裏替雨亭戰士捏一把汗呢。日本兵在撤離的時候,又向魯雨亭所在方向,一陣掃射,只見雨亭戰士身中六槍,倒在地上——魯雨亭壯烈殉國了!我的心忍不住一陣痛,回想雨亭烈士生前的所作所爲,教育戰士,尊愛老百姓,嚴於律己……這些情景一一呈現在我眼前,無一不讓人感動,他是一個只知有黨不知有己,只知有國不知有家的民族英雄!可悲我們失去了一個民族英雄,一個抗日英雄!我只能在心裏默默唸悼魯雨亭烈士。

                    ——陳雨

8、

讀 絕決.殉國 有感。  261頁

子彈在土地上打起成排的塵土,炮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金屬彈片崩裂四散,在空中發出奇異的啾啾聲,削去了樹枝、樹幹,驚飛了成片的鳥雀,石塊泥土重重的砸向人羣,馬匹則咴咴的驚叫起來。

運用細節描寫,寫出了戰爭的激烈,更從側面突出日本人的殘酷,爲後文魯雨亭受傷做鋪墊。

有些老百姓冒死前來爲部隊送來雜麪饃,野菜饃,被日本兵發現便用刺刀對送飯的老百姓連刺幾刀,致其昏死過去。266頁

寫出老百姓的善良,但更能寫出日本兵的殘酷不仁。

                    ——任桓賦

9、

讀《抉擇·殉國》。在第261頁中“子彈在土地上打起來成排的塵土,炮彈的炮炸。炮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金屬彈片的崩裂四散,削掉了樹枝樹幹。掠飛了成片的鳥雀,石塊泥土重重的砸向人羣,馬匹則咴咴的尖叫起來”可以讀出當時戰爭的激烈。在第264頁中“李黑樓就是我們的墳墓,我們就是死在這裏,也絕不能丟掉陣地”寫出魯雨亭已經下定決心要打敗日本兵就是輸掉了也要死在李黑樓。在第266頁中從“老百姓冒死前來爲部隊送雜麪饃,野菜饃被日本兵發現並用刺刀對送飯的百姓連刺幾刀致其昏死過去”寫出日本兵的殘忍。讀完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王曉宇

10、

磨山、僖山、王引河、李黑樓……一個個熟悉的地名在眼前跳動,這裏,是生我養我的家鄉,可那時卻是戰場,不敢想象,那時的家鄉在日本鐵蹄的蹂躪下,鄉親們過着怎樣水深火熱的生活,魯雨亭和他的部隊在這塊土地上同敵人進行着英勇的鬥爭。

李黑樓之役極其慘烈,敵我皆傷亡慘重,在生死抉擇面前,有人畏怯了,但魯雨亭毫不畏縮,鄉親跪求魯雨亭離開,也沒有動搖他的決心:李黑樓是我們的根據地,是我們的生死地!

英雄,最終把生命獻給了他深愛的土地……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當我擡頭看見校園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時,眼眶突然溼潤了,她鮮豔的紅色中,有一角是魯雨亭烈士用鮮血染成的。

41歲,正是一個人責任最大的年齡,上有年過花甲的父母不能盡孝,下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陪伴,他是父母唯一的兒子,是兒女慈愛的父親,可是當國家與人民需要的時候,他義無反顧,毀家紓難,以身許國,以身許黨,直至獻出了生命。

淚水順着臉頰滑落……

更讓人椎心泣血的,是遠在四川,望眼欲穿盼兒歸盼夫父歸父歸的雨亭一家老老小小,最終等來的卻是魯雨亭壯烈殉國的消息!

開明大義的魯紫銘老先生強忍悲痛,遺憾是自己未能留下抗日,“迄今思之,究不如留我抗日,我戰死,我兒尚可繼之。今吾老矣,不能報復國仇,以慰吾兒……”

愛國之情,莫過於此!

                            ——朱月梅

111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