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汉别传 第一回 简说二汉身家史,漫谈仲男血仇因

第一回 简说二汉身家史,漫谈仲男血仇因

诗曰:

人皆生儿又育女,爹疼娘爱好欢喜。

成龙成凤终成憾,一场悲欢惹空叹。

古往今来英雄无数,海内化外豪杰不穷。但凡有些名号的英雄好汉,枭雄大王都已有人为之树碑立传,但亦有许多豪爽行侠的义士却籍籍无闻,岂不悲哉?!

若问其功德并无相异之处,只不过其人行事不求人知,自然声名微薄,史无载记而已,然岂可因其声名而忘其功德?此是为作书人之初衷也。

闲言少叙,此番单表一表旧都长安张二汉。

旧时长安城郊一依山傍水处,有一村唤做张头村,张头村以张姓者为尊,他姓次之,故称张头村。

这张头村内有一位张老爹,先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张大郎,待到了张老爹五十岁时其妻又诞下一子,因为生的痴顽,便唤做张二汉,取字仲男。

老来得子,张老爹自是十分欢喜,对这小儿宠爱有加不提。

叵耐悲喜相随,张老娘毕竟年岁已大,又因月子坐的不佳,待二汉诞下数日便染病故去了。

张老爹难免哭哭啼啼,肝肠寸断,也免不了要装棺入殓,发送下葬,自此守着这小儿过活不提。

这张二汉其实生的骨骼奇特,相貌非凡,只是常人不能识得,一日一位银须皓发身穿菜白法袍的道长路过,看到二汉在院中玩耍,便驻足不行,观看多时,找到张老爹便要将二汉化去,张老爹惊道:

"自古来有化米的化面的,化衣的化线的,从不听言有化人儿子的!这哪里是出家的方士,分明是贩人的盗贼!若不自去,打将去也!"

道长说道:"此子非是凡人,乃是天界罗汉爷下降,一般父母当不得他!今番若不化予贫道,他日必遭血光凶灾,身亡家败!"

张老爹闻言火起,举杖欲打,喝道:"何方来的疯道人?!哪个好人家就肯将儿女化出去,而今说出这许多不吉的话来,莫非是要诓钱的么?!"

道长喟叹一声:"痴人!痴人!今日不化与我,他日也是自来投!"说罢径自去了。

张老爹跟出院外,果真望见那道人远远的去了,方才放下心来,引着二汉回屋去了,过了数日,便将此事忘却。

且说这张老爹是位勤恳之人,会做手艺,尤擅编筐,每番集市拿去变卖,不出刻钟便抢购一空,故而常有些余钱。种田下地更加不辞辛苦,五谷糜豆,样样都有,因此家中常有余粮,如此这般,光景自然过的殷实。

那张大郎亦是个勤谨忠诚之人,娶了惠家庄卖火烧的惠老爹之女为妻,贤良得体,人都唤她惠大嫂,那惠大嫂生的俊俏非常,几不似庄户人家的儿女,倒像是宰相家的明珠,然而成婚数载,并未生得一儿半女,夫妻两人便将幼弟二汉当做骨肉看待,疼爱有加。

张大郎擅能烧菜做饭,故在张头村东去三里外五方街上醉仙楼帮厨,月月可得些许佣钱,不必勒掯张老爹过活。

光阴如白马过隙,晃眼间这二汉便已痴长到一十二岁。一日张大郎回到家来,与父张老爹言说那酒肆缺个烧汤的孩儿,是他求请了店家主人,说他有个幼弟颇能烧火,方才求得这个差事,望张老爹应允。

张老爹虽有不舍,然而宠儿不成事,娇子难成人,教子须当使其吃苦,便教二汉去了。

自此二兄弟肝胆相帮,勤勉做工,日子倒也过得快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有道是安稳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端的是怎的一番祸端,且听下回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