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情的力量有多大?

在《讀者》中看到一篇文章《衆口鑠金》,大致內容如下:

作者在美國乘坐巴士,乘客與司機相談甚歡,甚至還給司機奉煙。

一位初次搭車的年輕人大聲抗議:“前面牌子上寫着規定:司機不準抽菸,且不準與司機交談,爲什麼你們都不遵守?”

車上的人七嘴八舌說道:“因爲他是司機,路平而且直,如果不跟他說話,他容易打瞌睡。”  “因爲他開車,需要提神,所以可以抽菸。”  “這是爲了我們大家的安全,如果你看不慣,以後最好不要搭這班車。”

“衆口鑠金,積毀銷骨”,面對一車人的脣槍舌戰,年輕人沉默了,退縮了。車上又出現了乘客與司機的高談闊論,又有人奉上香菸。一個正確的聲音被大家合力淹沒了。

最近,五蓮教體局對楊老師的處罰規定也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輿論基本也是一邊倒,就是爲楊老師喊冤叫屈。

確實是,老師懲戒學生是爲了讓孩子更好地發展,有時恨鐵不成鋼,往往會有些肢體懲戒。這事本也無可厚非,只是有些家長不依不饒,抓住一點就窮追猛打。羣衆出於義憤而紛紛發聲確實也是正義之舉。在羣情的聲張下,正義得到了弘揚,楊老師的工作也算得到了合理解決,這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結果。

可是就在昨晚和今早,我看到了澎湃新聞對這一事件的還原報道,很多事情跟網上輿情所宣傳的還是有些許出入。羣衆極力宣揚的只是事件的大致方面,忽略了很多的細節和過程。

到現在爲止,事件中的是是非非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但事件的處理結果,卻明顯順應了羣衆的價值取向。

羣情的力量有多大?我想說,很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