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這項能力,你做不了技術管理工作

文章來源 | 程序視界

作者 | 安曉輝,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有10餘年的IT和互聯網從業經驗,曾爲創業公司技術合夥人,現爲軟件開發技術專家和職業規劃師。

 

 

大部分人工作三五年後,都能掌握所在崗位必須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然而很多人卻會一直停在這個程度,被困在原地,左衝右突,無法加薪升職。

 

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是不理解個人職場晉升的邏輯,不能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因此,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模型——職場成長金字塔,看看該按怎樣的規律來提升能力實現躍遷。

 

 

職場成長金字塔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個人在職場上的成長與修煉,分爲 6 個層級。

 

第1層是個人專業能力,我們大部分人剛進入企業時,都在修煉這個層次的能力,比如編程、做PPT、用Excel、報稅等等。一般工作3年左右,在專業能力上獲得的積累,就足夠勝任底層執行工作。成長快的小夥伴,可能 1-2 年就可以完成這個階段的修煉。

 

第2層是人際溝通能力的修煉,要刻意在人際溝通方面發力,提升自己的人際敏感度,能夠洞察他人的想法、情緒、感受,更好的理解他人,尤其是上司,這樣才能更好的與他人協作,成爲既有專業能力又有人際協作效能的員工。在這個層級修煉時,還要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高度,從項目全局看問題,擁有項目管理能力,能夠拆分任務、分派任務,爲後面向初級經理晉升做準備。完成這一層,往往是工作 5 年左右的事情。跑得快的小夥伴,3-4 年也能走完。

 

第3層是組建團隊能力。要求我們具備管理、計劃、組織、協調、目標管理、激勵、反饋、輔導、招聘、評估績效等等能力,以便帶領他人完成團隊目標。處在這個層級的職場人士,可以迅速組建新團隊或接管已有團隊,能夠很好的帶團隊、帶項目,具備因人而異解釋工作目標的能力,能用團隊目標統合團隊成員共同實現目標。完成這層的修煉,工作經驗在 6-8 年左右,跑得快的,4-5 年。

 

第4層是跨職能協作能力,修煉到這層,應當具備多線程工作的能力,可以帶領幾個初級經理,統管多個團隊和項目,同時,也能夠跨職能溝通,比如能夠很好的協調行政、人事、市場、研發、銷售、產品等各個團隊一起工作。完成這層的修煉,一般人需要 8-10 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工作 10 年左右,發展得好,你就可能會成爲一家企業的中層經理。

 

第5層是組織發展能力,修煉到這層的人,瞭解企業的各個職能是如何工作的,能夠爲公司的擴張做支撐,哪個部門該加人,哪個部門該減人,要不要建立分支機構,都應該心中有數。此時的頭銜,往往是部門總監。走到這一層,需要 9-12 年的時間。

 

第6層是戰略眼光,此時個人的身份往往已經是CEO了,爲公司的未來發展負責,判斷未來趨勢,規劃戰略方向,組織效能提升,人才戰略,產品戰略,都是需要關心的問題。

 

 

技術管理知識樹

 

 

對開發者來講,第1層對應的就是具體的軟件開發角色,卡在這層無法晉升,是指沒辦法成爲技術管理角色。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開發者只注重專業技能的修煉,忽視了人際溝通、項目管理等技能。

 

而實際上,技術管理崗位,需要軟件開發的專業知識體系,也需要項目管理、部門運營、人際溝通、產品知識、自我提升、公司知識、行業知識等等,這個崗位,需要的是一個知識樹:

 

 

在這棵知識樹中,有1個知識體系,特別重要,那就是——項目管理。如果一個開發者不具備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和實操能力,就很難帶好軟件項目,很難走向技術管理崗位,很難做好技術管理工作。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項目管理能力修煉的6個階段:

 

1、學習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2、以生活中的項目作爲練習

3、觀察軟件項目,推演項目管理的過程

4、主動打雜,熟悉某些項目管理過程

5、獨立帶小項目

6、帶大項目

 

 

學習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很多事情都是有章法、框架的,項目管理也是如此。比較知名的項目管理體系就是PMP認證所定義的體系了。建議想走技術管理路線的小夥伴,都學習一下PMBOK,考一個PMP認證。

 

在PMBOKv6中,把項目管理分爲10個過程:

 

1、整合管理

2、範圍管理

3、進度管理

4、成本管理

5、質量管理

6、風險管理

7、採購管理

8、人力資源管理

9、溝通管理

10、干係人管理

 

前7個過程,是對事務的管理,後3個過程,是對人的管理。而且,後3個過程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前面的7個過程。所以,人際溝通能力,協作管理能力,都是技術管理崗位必須具備的能力。

 

我們掌握一項技能的最開始,就是找到這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去學習。瞭解了基本框架,再去實踐,以實踐來印證所學知識體系,相互促進。這樣,知識才能內化爲能力。

 

 

以生活中的項目作爲練習

 

 

其實項目管理並不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特有的東西,它是通用的技能,可以在變通應用於任何類型的項目,比如電視生產、汽車製造、年會,各種都可以用。所以在一開始我們還是普通開發者,無緣管理項目時,可以通過生活中的項目來練習。

 

比如國慶長假的旅遊,就是一個很好的練手項目,因爲它牽涉到多個人、成本、線路規劃、住宿、交通、飲食等等,比較複雜,幾乎包含了項目管理的10個過程。再比如同學聚會、讀書分享會、組團爬山等等,都是很好的練手項目。

 

我們在生活類項目中練就的能力,比如規劃、進度管理、成本控制,都可以直接拿到軟件項目中使用。

 

 

觀察軟件項目,推演項目管理過程

 

 

我們還不是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的時候,可以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把自己放在管理角色上,來推演自己會怎麼做,這樣也是一種有效的練習。

 

一個簡單有效的練習方法,是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天挑出一個項目管理相關的問題來琢磨解決之道。

 

  • 比如代碼管理工具使用 svn 而不使用 git 會有什麼問題;

  • 比如每日站會上有些程序員每天都說“昨天改 Bug ,還沒查出原因,今天接着改 Bug ”到底有無意義;

  • 比如開發因爲技術實現原因而選擇忽略 App 的視頻啓動動畫,需求不同意,該怎樣和她溝通;

  • 比如前端開發者元小二經常性地把 Bug 直接分配給後端開發袁大頭,兩人爲此不斷口角,怎麼解決;

  • 比如有幾位程序員,提交代碼時不寫任何日誌;

  • 比如阿三提交代碼十次有八次不做集成構建測試;

  • 比如老闆總是越過項目經理直接指揮團隊的開發者新增需求;

  • ……

 

帶着問題去學習,是最有效的方式。

 

 

主動打雜,熟悉項目管理過程

 

 

生活中練習,工作中代入角色,日常推演,這些方法可以讓我們熟悉項目管理的知識、技能和過程,但有效的辦法,還是直接做目標領域的項目管理工作。

 

有人說我不是項目經理啊,怎麼做項目管理?別急,你雖然不是項目經理,但你身在項目之中,承擔了某個角色嘛,那自然有些工作是和你相關的。另外,更關鍵的是:你要跳出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的範圍,放眼全局來思考。站出來,你纔有機會。老想等着領導看見你給你機會,那是不可能有機會的。

 

所以,你要用心觀察,發現機會,主動去做。比如拔高自己,站在全局視角思考整個項目,從立項、需求、開發、測試、交付、運維、項目生產工具,分析哪個環節做得不好,哪個環節改善之後效果可以被看見,主動去做這些事情,主動成爲銜接不同環節、不同人員、不同部門的橋樑;

 

比如觀察項目經理、研發經理,看他們有哪些項目管理相關的事情是不願意做的,比如組織會議、跟蹤計劃、分派任務、推動多幹系人協作等,主動找他們表達你可以分擔這部分工作的意願,獲得打雜的機會。

 

有心就可以發現很多可以發揮的機會——因爲大多數開發者都嫌麻煩不想把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哦。

 

 

獨立帶小項目

 

 

如果我們在第四個階段做出一些亮點,比如會議組織的很好、項目計劃跟蹤的很到位,那團隊有新的項目時,經理可能就會安排你來管理。到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系統地進行項目管理了。

 

自己獨立帶小項目時,要注意下面這些點:

 

  • 充分了解項目背景、需求、目標、交付要求、時間要求、干係人等。

  • 充分了解研發團隊成員的情況,誰是什麼性格、行爲風格,擅長什麼技術,有哪些項目經驗。這點尤其重要,因爲大多數軟件項目的管理,都不是全過程的,而是集中在軟件開發生命週期(產品定義、需求分析、開發、測試等),這個階段,研發團隊成員非常關鍵。

  • 充分了解團隊曾經使用過的開發過程和工具,比如迭代、精益、SCRUM、看板、Redmine、JIRA等,選擇大家熟悉的。

  • 不要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全面引入新方法、新過程、新工具,儘量在現有基礎上來做漸進式改革。

  • 建立有效的反饋渠道(會議、週報、特定的信任你的項目成員等),能適時瞭解項目管理的效果。很多人一開始帶項目,只管推方法、推工具,不知道實際的效果如何,往往是把經念歪了還不知道。

 

 

帶大項目

 

 

經歷了第五階段若干個小項目的實踐,我們對軟件項目管理應該有了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可以挑戰比較大的項目了。

 

5個人2個月可以完成的小項目,與100個人2年才能完成的中大型項目,不是一個概念,對項目管理能力的要求,非常不同。

 

 

回顧&預告

 

 

今天,我簡單的介紹了關於項目管理能力修煉的6個階段,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循序漸進的參考。實際上,軟件項目的管理,有它自己的特色,與建築、生產、娛樂等,大不相同,所以,要做好軟件項目管理,除了PMBOK構建的體系,還需要了解軟件工程特有的知識體系,這方面,建議看看下面幾本書:

 

《人月神話》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

《項目百態:深入理解軟件項目行爲模式》

《軟技能——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面對面公開課 

 

 

爲了幫助大家更透徹的瞭解到需求開發與管理方面的最佳實踐,我們特意邀請到了《軟技能——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的譯者David Wang,於7月26-27日成都爲大家分享《有效需求分析訓練營》這門課程,點擊此處即可面對面與老師溝通交流。

 

講師簡介

 

David Wang

前華爲項目經理、內部教練

王老師擁有15年的軟件研發、項目管理與質量管理經驗,曾先後供職於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國際商用機器技術有限公司(IBM Solution and Services Co.)、中國移動無線數據研發中心和QAI(外資全資諮詢顧問公司)等多個企業,擔任過項目經理、質量總監、諮詢顧問等多個職務。他深厚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諮詢經驗以及犀利而又不失親和力的諮詢風格使得他近年來在業界屢獲殊榮。

 

價值收穫

 

  • 分析業界公司在需求管理和需求開發過程中的誤區,並分享成功經驗;

  • 站在“項目交付價值”的全新角度瞭解在需求開發和需求分析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技術和方法論的使用特點;

  • 理解需求捕捉時的主要方法:用戶故事、業務概念分析、最小原型法;

  • 理解需求分析/需求建模的主流方法:User Story 用戶故事、UseCase用戶用例、數據流圖、有限狀態集圖、實體/關係圖……;

  • 理解非功能性的分類、示例以及如何獲取的方法;

  • 掌握規格化需求時的注意事項與模板示例;

  • 瞭解需求評審時的3種常用的方法:正規檢視、同行專家評審與走查;

  • 瞭解需求變更控制的流程、要素與注意。

 

培訓對象

 

項目經理及項目管理(PMO)人員、需求分析人員、高級開發與設計人員、高級測試工程師

 

課程大綱

 

 

 

軟件需求分析是一個項目的開端,也是項目實施最重要的關鍵點。一個項目的成功,軟件需求分析是最關鍵的一步,所以想成爲技術管理者,不妨在學習上述經驗的同時,報名這門公開課,幫助自己更系統的培養思維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