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 · 白話”欄目上線

“晴耕實驗室”隆重推出“晴耕 · 白話”系列欄目!

初衷

大家平時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想學習一門新興技術,或者瞭解一個陌生領域,可是網上能找到的資料:

  • 要麼點到爲止、意猶未盡;
  • 要麼零零星星、不成體系;
  • 要麼七拼八湊、支離破碎;
  • 要麼晦澀難懂、錯漏百出;
  • ……

這就是我經常遇到的情況。

不僅如此,很多網絡上可見的技術資料,都以英文版文章的質量更高,更具權威性,時效性。相比而言,中文世界裏的技術資源,無論在質量還是體量上,都相形見絀。以至於在技術圈子裏摸爬滾打的兄弟們都有一個經驗,那就是,要看技術資料一定要找英文原版的。

以上就是我發起“晴耕 · 白話”系列欄目的初衷!也是“白話”二字的背後含義:

這裏,沒有難懂的知識;只有最淺顯的文字,最直觀的圖示,最鮮活的例子; 晴耕 · 白話,讓知識更簡單!

特點

“晴耕 · 白話”欄目的三大特點:

  • 用最淺顯的文字,最直觀的圖示,講述複雜難懂的技術話題。 很多技術話題可能本來就複雜難懂、枯燥無味,如果再加上晦澀的文字,要想掌握它,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晴耕 · 白話”欄目的每一篇文章都力求做到用淺顯直白的文字,配合形象直觀的圖示,來闡述技術話題。讓閱讀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裏,毫無壓力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 每一篇文章都會從實驗出發,以實驗爲基礎,做到眼見爲實。 一些技術資料,即使是英文文檔,讀起來也不是按照一般入門者的認知習慣。它們不是用例子一步步循循善誘,而是上來就講概念,抽象的很。閱讀“晴耕 · 白話”的文章,你會發現它不只停留在抽象空洞的理論層面,而是每篇文章都必有實驗。你可以邊做例子,邊學知識!
  • 力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性,避免一鱗半爪的快餐式知識傳播。 “晴耕 · 白話”的每一篇文章,一般都能獨立成文。不過,前後相繼的多篇文章,通常都圍繞着一個更大的主題。比如,即將和大家見面的“Git揭祕”,就是由三篇文章構成的一個主題。相比於隨處可見的網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晴耕 · 白話”將給你帶來系統而全面的知識!

計劃

在未來的幾個月裏,“晴耕 · 白話”欄目將會有多個主題陸續和大家見面。目前在規劃中的,主要包括兩大系列:

Git系列


Git是經典的開源分佈式版本控制系統。在這個系列裏,我們將不再滿足於像“Hello Git”那樣,只停留在對Git命令的日常使用了,而是希望通過一系列實驗,帶領讀者深入Git的內部,瞭解它的原理,並掌握涉及Git的各種全方位的知識!

Kubernetes系列

Kubernetes是目前熱門的容器編排技術。在這個系列裏,我們首先將從實驗環境的準備入手,帶領大家快速搭起一個可供學習,實驗,開發用的本地沙箱環境。在此基礎上,同樣通過一系列實驗,抽絲剝繭,按圖索驥,深入理解Kubernetes各個方面的內在原理!

結語

嘮叨了這麼多,是不是很期待呢?歡迎以各種形式關注和分享“晴耕小築”的近期動態!你可以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關注“勤耕小築”的微信公衆號,以及優酷自頻道:

在網站的左側導航欄,也有“晴耕小築”的各種聯繫方式。你的支持和鼓勵是“晴耕小築”最大的前進動力!

最後,如果你有什麼想學的技術,而又找不到合適的學習資源,歡迎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與我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