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的读书笔记:和最有智慧的人交朋友(一)

20190519

1.工作:敢于放权、抓住重点、选择双赢。

警句:要么彼此双赢,要么分道扬镳。

2.四个方面提升:身体(科学锻炼);精神(冥想);智力(阅读和写作);情感/社会(坚持原则、肯定自我/与人为善、理解别人)。

3.工作日全力以赴认真生活,假期完全放松,放空自我。

摘自或启发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20190520

1.等小孩子读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后,可以每个月选取周末的一天让他当家,从活动安排到经费预算都由他负责,然后由他组织实施,父母只是陪同,放手和信任,不要干预,事后进行共同总结。

2.给孩子列家务清单让他做。

3.陈鹤琴:凡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够想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4.禁果逆反:“被禁的果子是甜的”,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

摘自或启发于《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宿文渊)


20190524

1.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性格加哲学。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对何为人、何为正确的深度思考。性格由先天决定,而哲学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2.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摘自或启发于《活法》( 稻盛和夫)



20190527

1.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摘自或启发于《心流》(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20190623

1. 这个世界上没有活着的唯一标准,也没有人可以教会一个人去成为怎样的人,或者应该怎样更好地活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勇敢的去做,勇敢的去生活,做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发现内心坚定的部分,找到内心的秩序,从而达到幸福。

2.“自由”是一个高贵的字眼,但是通往自由的道路不止一条。


20190626

1. 对于人和事,抱着寻找天堂的想法在人间寻找,最后找到的只能是更加痛苦。

2.顺其自然,静待花开,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

3.战胜时间的唯一办法就是投入足够的专注力;

4.能力陷阱: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的挑战和压力,而是自己固守现有观念和优势技能,不去改变,害怕改变,保持生命活力的有效办法是接受新事物、融入新环境、产生新感悟,不是有能力才去应对环境,而是根据环境提升应对能力,主动求变、思变。


20190702

1.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对自己不关心的东西置之不理。

2.玩世不恭,可以是有意识的行为,于是成为马基雅弗利主义者们一贯奉行并捍卫的准则。马基雅弗利主义认为,世界一切皆虚伪,你只要不担心被抓捕,就可以猥琐欲为,除了天生白痴外,每个人都是虚伪的。

3.马基雅弗利,意大利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奉行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一信条,因此,马基雅弗利主义,也是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摘自或启发于《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


20190707

1.人际关系比知识来的重要,这并不是说聪明,有学问没有用,你的学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会被荐给谁?但最终,你认为并信任,更重要的是信任你的人,会比你的学识对你的前程有更大的决定性作用。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可能具有完成一个决定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和经验,所以精明的人会把权利下放给其他人,而他们选择下放的对象,首先就是他们认识并信任的人。

2.一个人良好素质与修养,首先在于“三识”与“三性”的培养。“三识”,即胆识、见识、学识;“三性”,即悟性、韧性、理性。

3.话说出来不一定有用,要看听话的人愿不愿意听?

4.生活是一副枷锁,至死方休。


20190728

1.现代学者约翰麦克马雷说过一句话:除了真正成我们自己,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

2.俞大维讲过一段故事,他说,我发现读了几十年的书,却往往有许多地方未能看懂,真是可笑又可悲,人愈老愈有奇想,年轻时看书看不懂,我认为脑筋有毛病,现在看书看不懂,我认为书有毛病。

摘自或启发于《厚黑学》(李宗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