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從改變開始(願我們都生活幸福)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家孩子真是太調皮了,這次又闖禍了”

“我們家老公就知道打遊戲,也不知道管孩子”

“我們的老闆太過分了,每天都讓我們加班。”

“同事真難相處了,只顧着他自己”

“物價又漲了,可是我們的工資卻一點也不漲”……

各種各樣的不滿,各種各樣的抱怨,真是不絕於耳,於是,我們勃然大怒,我們眉頭緊皺,我們嘆息埋怨,此時,幸福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們的生活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流逝而去,想想,真覺得可怕。偶爾,我們互相開導,我們自我排解,可是,我常常會不自覺的陷入進去,內心鬱結,直到幾年前我偶爾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裏格曼在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數月後的一天,與五歲的女兒在園子裏播種。他的女兒叫尼奇。

塞裏格曼雖然寫了大量有關兒童的著作,但實際生活中對於孩子並不算太親密,他平時很忙,有許多任務要完成,其實種地也只想快一點幹完了。尼奇卻手舞足蹈,將種子拋向天空。

塞裏格曼叫她別亂來。女兒卻跑過來對他說:“爸爸,我能與你談談嗎?”

“當然”,他回答說。

“爸爸,你還記得我五歲生日嗎?我從三歲到五歲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當我長到五歲時,我決定不再抱怨了,這是我從來沒做過的最困難的決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樣經常鬱悶嗎?”

塞裏格曼產生了一種閃電般的震動,彷彿出現了神靈的啓示。他太瞭解尼奇的成長,太瞭解自己和自己的職業。

他認識到,是尼奇自己矯正了自己的抱怨。培養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靈深處的潛能,發揚尼奇的優秀品質,培養她的力量。

培養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處,而是認識並塑造他身上的最強,即他擁有的最美好的東西,將這些最優秀的品質變成促進他們幸福生活的動力。

這一天也改變了塞裏格曼的生活。他過去的五十年都在陰暗的氣氛中生活,心靈中有許多不高興的情緒,而從那天開始,他決定讓心靈充滿陽光,讓積極的情緒佔據心靈的主導。

繼而,塞裏格曼將這種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定位爲積極心理學。

這個五歲的小女孩尼奇不僅震撼了塞利格曼,也震撼了我。原來我們的智慧竟然不如一個五歲的孩子,她都懂得停止抱怨,而我們成人,竟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整天活在抱怨當中,浪費着我們寶貴的生命。

正是這個故事,吸引着我走進了《積極心理學》這門課程。通過查閱資料和觀看視頻,尤其是Tal教授在哈佛講授的《幸福課》,我發現他爲我打開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門,在他的指引下,我決定要改變自己,走向幸福。

01

改變對自己的態度,努力做一個喜歡自己,接納自己的人。

從前,總是盯着自己的缺點,覺得自己性格有點內向,沒有才華,能力有限,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現在,好好得看看自己,其實自己是一個特別勤奮,特別努力的人,凡事都全力以赴。

最近幾年裏,我堅持讀書,堅持學習,考到了心理諮詢師的證書,學習沙盤遊戲和繪畫心理學的理論和操作。在簡書上堅持寫文章一百多篇,有了自己的公衆號海蓉心理坊和海蓉文墨苑,想想自己的努力,還真得非常不容易。

在工作上,我也是盡職盡責,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把我自己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把我學習到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分享給我的家長們,盡我最大的努力教好我的學生。,最我最大的努力共同爲了孩子而努力。或許我還做得不夠好,但我卻盡了我最大的努

於是,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其實你很棒!

02

改變處事的態度,做一個樂觀的人。

很久以前,讀過的半杯水的故事至今印象深刻。它說:杯子中有半杯水,樂觀的人看見它,會高興的說:“真好,還有半杯水!”而悲觀的人看見它,則會難過的說:“糟糕,只有半杯水了!”

那時,我就常常提醒自己要做個樂觀的人。而積極心理學不僅告訴我們要做個樂觀的人,而且要讓我們把積極的心態落實到行動中去,我們不僅高興有半杯水,我們還要努力去尋找,看看我們周圍是不是有水源,那麼我們的半杯水就會變成一杯水,或者是我們會擁有用不完的水。

03

改變做人的態度,做一個積極的人。

我這裏所說的積極是指個人選擇一個最能適應的環境和發揮了最高潛能的行爲,是一個人把所有力量都運用到了極限而問心無悔的人生態度。

積極是指主觀上的感受,包括一個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爲,積極只能與自己的過去感受相比。

一個身患絕症的人和一個處於創作狀態的作家,雖然所面臨的人生狀態如此不同,但在積極狀態上會是一樣的,他們都可能是積極的。

只不過前者是與疾病作鬥爭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氣,後者是陷入創作高峯體驗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兩者之比,沒有量的規定,但在質的規定上是一樣的。

積極只能與消極相比,或者與心理不健康相比,而不能與另一個積極評價相比。

04

改變對他人的態度,讓我們用欣賞的、包容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面對家人朋友,對他們多一些耐心,付出更多的愛心,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爲他們的包容和關愛,就任性妄爲,對他們造成無意傷害。

面對同事,多一份欣賞和包容,多看他們的優點,喜歡並稱贊他們。試想,這些人就如同我們的家人一般,甚至和他們待在一起的時間還超過了我們的家人,是天天看見一個討厭的人幸福,還是看見一個喜歡的人幸福呢?

想通了這點,我們就能和同事友好相處了。我願意用放大鏡去看同事的優點,我願用我的心感受她們的善意,所以當我有空的時候,我願意給他們空着的杯子裏填滿水。當你開始喜歡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就開始喜歡你了。

在這個世上,沒有人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只有我們自己,所以要想幸福,我們就得改變自己。

從現在起,試着改變自己對己、對人、對事、對人生的態度,讓自己變得樂觀、積極,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我們周圍的人和物,那麼,每一點的改變,都會讓我們離幸福更近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