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方法:教你發揮心理暗示的積極作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比如說我到朋友家去做客,她洗了一些葡萄給我。剛開始吃的時候,我並不覺得有什麼獨特的。

後來,她告訴我這些葡萄都是她們自家種的,全天然,無公害,從來沒打過殺蟲和催熟的農藥,即使有蟲了,也是人工捉住消滅的。當我再次吃這些葡萄的時候,我發覺這些葡萄特別甜,口感特別好。

平時我們逛商場,看到裝潢漂亮的專賣店就覺得裏面的衣服質量好,檔次高。同樣的衣服拿到地攤去賣,大家就覺得這些衣服質量很差,沒有品味。

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不勝枚舉,這些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暗示現象。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爲: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

比如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們家的孩子特別有毅力,只要他認定的目標,總是能堅持到底。時間長了,孩子們接受到了父母的暗示,主觀上就肯定了這種假設,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成長我有毅力,做事能堅持的孩子。

反之,如果我們經常說孩子懶惰、邋遢,時間長了,孩子也就肯定了這種假設,越來越懶惰、邋遢。

所以說,心理暗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就跟人民幣一樣,本身無所謂好壞,但用的好了,可以帶給人無窮的益處,用的不好了,則讓人感到莫名沮喪。

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說說如何才能發揮心理暗示積極作用呢?大家可以嘗試以下4種方法。

1.對每個人的評價儘量以正面爲主。

對待孩子,我們要正面教育。孩子考試粗心了,不要總是說:“你就是個粗心的孩子”,換一種說法:“這次比上次答卷仔細了些,以後要更加認真啊!”

對待愛人,看到他們的付出,誇讚道:“辛苦了,謝謝你!”

對待同事朋友,看到他們取得成績,真誠得說一聲:“你真棒,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對待自己,多多鼓勵。

每天早晨,照着鏡子,面對自己說聲:“今天又是新的一天,親愛的自己,加油啊!”

考試、比賽之前,爲自己加加油:“我已經做好的充分的準備,相信自己,我定會正常(超常)發揮的!”

面對失敗、難過時,抱抱自己,安慰道:“我已經盡力,現在無論如何自責難過都無法改變結果,好好睡一覺,明天的太陽還是新的!只要我活着,一切都有希望的!”

3.對待夢想,一定要堅持到底。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當我們懷着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無論是寫作、健身,還是旅遊、理財,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那麼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寫作的人,如果堅持不下去了,就想想唐家三少,每日更新8000字、96個月不停更文,這份勤奮和努力,值得所有人學習。

我一直相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4.察覺受了消極暗示後,自己要努力糾正。

比如當你做一項工作的時候,大家就說這項工作是如何如何艱難,我們的心裏就會產生畏難情緒,想着放棄努力。如果這個念頭出現時,你察覺到受了別人消極暗示時,一定要及時糾正,自我暗示:“這項工作確實很難,正好是個鍛鍊的機會呢。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做好充分準備,比平時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勞動。”

當你受到了別人的批評和否定時,吸取教訓、找出原因、改正錯誤是應該的,但一定不要失去嘗試的勇氣,請常常對自己說:“我能行!這次我一定會成功的!”

對了這篇文章,你受到我的心理暗示了嗎?

最後送大家一句:你很棒,是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你值得擁有一切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