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有效學習的高手:1. 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法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請訪問我的GitHub博客

什麼是高效學習

高效學習不需要一萬小時

現代社會變化越來越快,新知識、新技能層出不窮,如果無法高效學習,就很難跟上時代的腳步。

也許你聽過“一萬小時理論”,它說的是一個人需要掌握世界級的技能,至少需要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纔可以達到。

這個理論產生的原因,是爲了破除人們對天才的迷信,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只要有足夠的練習,都可以達到天才的水平。

但它在破除迷信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大多數人確實很難堅持刻意練習達到一萬小時。

高效學習的定義

不過,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並沒有一萬小時的時間讓我們準備,我們更需要的是在短時間內掌握並應用一個技能的能力。

因此我們對高效學習的定義應該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手法,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勤加練習,有時還需要向名師求助,以解決工作或生活中的難題爲目標的學習

在上面的定義中,包含了高效學習的7個關鍵詞:

  1. 適合自己
  2. 學習手法
  3. 短時間
  4. 注意力
  5. 解決難題
  6. 設定目標
  7. 名師

將7個關鍵詞結合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套可以自控,可以循環,可以複製,可以升級高效學習方法。

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法

開始學習之前,首先要根據學習的對象,選擇適合它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主要分爲兩大類,分別爲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

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從小開始學英語,都是從學語法,背單詞開始,結果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到最後一句完整的,地道的英語都說不出來。

而我們學會說中文的過程,並不是從語法和單詞開始,而是身邊人說一句,我們模仿一句,然後自然就學會了說中文。

我們通常學英語的方法,就是結構主義的方法。我們學中文的方法就是自然主義的方法。

**自然主義的核心是模仿,結構主義的核心是創造。**自然主義適合學習語言、樂器、書法之類的東西,結構主義適合學習例如醫藥學、藝術、或者經濟學。

學習英語的例子表明,如果我們用結構主義的方法學習適合自然主義方法的學科,只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自然主義的定義

自然主義的學習方法主要靠模仿,注重的是文本的本身。文本就是一門知識或技能它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

例如在練習書法時,有一種方法叫一絲不苟。也就是有些人在臨摹古帖的時候,連古人寫錯後,用筆劃掉的筆法也要模仿到一模一樣,這就叫做模仿。

結構主義的定義

結構主義側重於對結構和交互關係的認識,它提倡透過表面現象去尋求底層的關係。也就是說你需要通過學習,建立一套能舉一反三的系統。

經過結構主義的學習後,當遇到問題時,能夠通過拆解分析找出原因,並且提出解決方案。甚至可以根據原理,創造出當前並不存在的事物。例如學習了軟件編程後,可以開發出市面上並不存在的新軟件。

再回到上面的例子,學習中文時,並不需要我們超越中文本身,去看到中文背後的系統和規則,更不用說基於這些規則進行創造了。

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區別

自然主義是模仿式學習,遇到什麼就學什麼,積少成多,以量取勝。學完之後你就掌握並可以直接使用這些技能。

結構主義要求學習的時候注重知識結構,體系化地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創造,通過量變達到質變。

開始學習前,一定要學着正確的學習方法,否則你的學習將會是無效的。

練習不必顧全大局

找到了適合的學習方法,學習會變得有效,但有效並不代表高效。

要提升學習效率,需要避免無效學習,通過更好的學習方法,將學習從低效變成高效。

要獲得更好的學習方法,就需要將學習目標拆碎,針對細節進行反覆練習,不要一開始就照顧全局

比如演奏樂曲,如果每次練習都從曲子開頭一直演奏到結尾,中間遇到一些彈不熟的地方就糊弄過去,這樣的效率是很低的。

你應該每天只練好這個曲子當中的一個“樂句”,它可能就只有8小節,那麼你每天就只練這8小節。

又比如足球運動員在訓練時,並不是標準足球場進行比賽訓練,而是會在較小的五人制足球場進行訓練。這樣的訓練,單位時間內球員的觸球機會更多,減少了大球場中的無效跑動,能夠高效提升個人技術和球員之間的配合。

碎片化學習的真相

瞭解了高效學習的方法,就需要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對於成年人來說,能夠有大段時間進行專門學習是一種奢侈,我們每天除了工作,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其他雜事,碎片化學習可能是我們能夠利用的唯一方式了。

碎片化學習並不表示你是這學一點,那學一點,這樣最後只會是什麼都學不到。

碎片化學習的真相是基於搜索的學習,就是說你要帶着困惑和問題執行碎片化學習。

例如你有了一些閒錢,你就會想着學學理財;當你的孩子出生了,你就會想着學學育兒。但你不一定會去報一個理財班或者育兒班,因爲你沒有整塊的時間用來學習,那麼碎片化學習相關知識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帶着困惑和問題進行碎片化學習,最終必須要將這些碎片鏈接起來。相當於你頭腦中始終有一個課題。這些碎片並不是滿地落葉,而像是一棵大樹的樹葉,你的頭腦中始終要有樹根、樹幹和樹枝,你要做的是將碎片化學習得到的樹葉,填補到這棵大樹上,讓它枝繁葉茂。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種假的碎片化學習叫做收藏,收藏這行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們的焦慮,它只會給你造成一種幻覺,就是收藏後這些知識就是自己的了。但如果收藏了不看的話,這些知識不會是你的,你必須要破除這種幻覺。

小結

在本節中,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 什麼是高效學習,以及高效學習的7個關鍵詞。
  2.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法:
    a. 瞭解了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學習方法。
    b. 練習不必顧全大局,需要把學習目標拆碎,針對細節反覆練習。
    c. 碎片化學習是適合成年人的學習方法。碎片化學習的真相是基於搜索的學習,要帶着困惑和問題執行,學習過程中需要將碎片化的知識鏈接到你的知識結構中,同時要破除“收藏”這個碎片化學習的幻覺。

下一節將會主要介紹一下如何用任務驅動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