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刷屏文章中的僞科學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當你看到一則微信新聞,題目聳人聽聞,比如“某某轉基因食品驚爆安全性問題”,我們如何用科學的眼光來鑑別?這個新聞究竟是真新聞還是假新聞,這些信息究竟靠譜不靠譜呢?

這個問題事實上可以轉換成“如何識別刷屏文章中的僞科學”,這樣就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操作。

看標題

  1. 數一數標題的感嘆號個數。有一個感嘆號,就可以強烈懷疑其真實性。有兩個及以上感嘆號,說明作者無法控制情緒,因此內容質量也可能無法得到保證。

  2. 看標題是否故意蹭熱點,例如上面的標題中出現“轉基因”、“驚爆”、“安全問題”,這樣的文章大概率上不會是轉基因食品的客觀描述。

看出處

  1. 選擇優秀的作者

優秀的作者,往往就代表了靠譜的內容。

但篩選優秀作者的標準,並不是指其知名度,比如是否知名媒體、節目、人物、公衆號。

而是要看作者是否長期提供了靠譜的優質內容,比如公衆號中的“全民較真”、“謠言過濾器”、“菠蘿因子”、“丁香醫生”等等。

  1. 有學術期刊背書

判斷一篇文章中的觀點是否科學,最好的方式就是看這個觀點,或者它引用的科學依據,是否有在相應領域的學術期刊中的論文支持。

那麼要在哪些期刊中尋找相應論文呢?只要看它們是否在以下這些列表中就可以了。

a. SCI列表(科學英文索引表)
SCI列表中一共有3500多份期刊,涵蓋了幾乎現代所有科學分支,在這些期刊中發表的論文,表明已經得到了科學界同行的認可。

b. SCI-E列表(科學英文索引擴展列表)
SCI-E列表中一共有5600多個期刊,雖然水平沒有SCI列表高,但也表明論文中的觀點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同。

c. 核心期刊
由於我國的期刊在SCI列表中的佔比較低,如果要搜索我國的期刊資料,就要藉助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就是我國圖書館收錄資料作爲館藏時,需要從中挑選優質期刊的列表。

我國的核心期刊主要有:北大核心刊物、南大核心刊物、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

勤搜索

事實上我們遇到的大部分問題,只要肯花時間花精力進行搜索,都可以找到相對靠譜的結論。

根據個人經驗,提供一些比較好的搜索方式。

  1. 維基百科

請注意不是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中的內容相對百度百科還是要靠譜不少,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兩個百科中都搜索一下關鍵字“硒”,看看它們對於防癌的描述。

  1. 谷歌學術

通過谷歌學術,就可以搜索到大量的科學論文,再從其中篩選出發表在SCI列表和SCI-E列表中期刊的論文即可。

雖然這些論文都是英文的,但使用谷歌翻譯基本可以做到無障礙閱讀,至於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專業知識,我認爲普通人可以忽略,直接看論文結論即可。

  1. FDA官網

FDA官網也支持搜索,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到相關資料。

總結

我們遇到任何觀點,都要有意識地去尋找其知識源頭,看看是否有靠譜的研究和數據支持,以及它們是否對一些靠譜的研究進行了曲解,不可以盲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