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人。從小當過兵,父親寄希望他可以當個將軍,光宗耀祖!卻沒有想到,他卻還是棄武從文,並且成爲後世受人尊敬的優秀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只有小學文憑的他,卻成爲了大學教授。終以文學聞世,尤其是,《邊城》成爲家喻戶曉的作品。並且影響深遠,給人以超脫世俗的情愫。

沈從文一生極具傳奇,14歲當兵,20歲脫下軍裝,北上北平,一心想做個讀書人,即便是在北大做個旁聽生,也會用盡全力。

前期生活潦倒,但堅持寫文,不管命運如何捉弄自己,他都相信,只有讀書才能救中國,他認爲當兵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整天對着血淋淋的場景,變得麻木了,只有讀書可以讓自己找到生活的樂趣。

27歲時候,算是一個轉折,他遇到了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人——胡適。隨即被聘爲中國公學的文學講師。

在中國公學裏,便碰上了“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也就是他的結髮妻子——張兆和。

中國公學有名的“校花”,作爲教師的沈從文,因爲一次上課,便深深的愛上了自己的學生,於是頑固的給學生張兆和寫情書。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剛開始,作爲名門閨秀的張兆和,完全接受不了這個比自己大這麼多的人,關鍵還是一個“鄉巴佬”。可是沈從文卻不依不饒的,一封情書接着一封。

一天,張兆和跑到胡適的辦公室要求評理。結果胡適卻盡力撮合他們倆,讓張兆和一臉無奈。

胡適竟然這樣回答:“沈從文沒有結婚,他追求你也是正當的事,你同不同意也是你的自由。”罷了還說:“我和你父親是同鄉,我也認得他,要不要我去跟你父親講講?”

最後,胡適也開始勸沈從文放棄,誰料到,沈從文依然沒有放棄,還是一如既往的追求着張兆和。

有時候追求自己的愛,需要的就是不要臉的追求。沈從文做到了,最終不知道是不是感動了張兆和,於是二人步入了婚姻。

可是一切都不是文學中的浪漫,婚後面對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一個是大家閨秀,一個是“鄉巴佬”。太多的生活習慣,讓二人的夫妻關係變得有些微妙。

作爲血氣方剛的沈從文,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家庭的原因。最終還是沒一生只愛一個人,還是被現實的愛給打破了。

一次沈從文有事去拜訪熊希齡,正巧熊希齡不在家,他家的家庭教師高青子接待了沈從文。

高青子是一個浪漫的文藝女青年,酷愛寫作。並且非常崇拜沈從文。當親眼見到了這個男人後,心中有無限的躁動。從聊天中,沈從文得知高青子原來跟自己是同鄉。二人聊文學,聊生活,最後二個寂寞的靈魂還是撞到了一起。

當他談到自己和高青子的關係時說道:“當我愛慕與關心某個女性時,我就這樣做了。我可以愛這麼多的人與事,我就是這樣的人。”

因爲這個事情,沈從文跑到樑家向林徽因傾訴,於是坦白了自己的出軌,最後還是把張兆和哄了回來。

然而這一次對於張兆和來說,似乎是最深的痛,她再也沒有辦法對沈從文有愛了。之前可能就沒有,現在更沒有。有時候感動可能會慢慢變成愛,可是現在只剩下感動了。

後來在《從文家書》後記裏,張兆和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爲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都說文人風流,沈從文也不例外,唯一值得說道的是,自己犯錯後。勇於承擔錯誤,並且及時改正。即使換不來真正的原諒,但是至少從新認識了自己,而且也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並且更明白誰纔是那個“正當年齡“的人。

在愛情的世界,張兆和還是陪伴到最後,沈從文對於張兆和的愛,直到臨終前,還在懺悔,對着他的心上人說道:三三,我對不起你!這是對於張兆和這一生的懺悔。

愛情還算圓滿,文學上的造詣,也是影響深遠。

沈從文筆下,總是會看到一羣羣超越世俗的人,她們都有着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也許這就是緣分,不管張兆和對於他有沒有愛,但是有一點可以看出,沈從文的一往情深,還是多少可以給冰冷的人,融化不止!

儘管一輩子還是出現了岔路,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並且沈從文深深的知道,自己對於張兆和來說,永遠都是那個曾經說話都還青澀的“鄉巴佬”。

正是因爲這樣,沈從文更加珍惜和張兆和一起的日子。

在動盪的歲月裏,沈從文曾經選擇過自殺,從而對抗這個看不懂的世界。幸虧發現及時,最後沒有成功。

最終沈從文還是堅守在文學的世界,我想,不是想通了,而是夢醒了!因爲現實的打擊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

無論是解放前,還是解放後,沈從文都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堅持自己的想法,並且堅強的活了下來。

我想沈從文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張兆和,一個他曾經深愛的女人,一個他魂牽夢縈的女人!

然而他對張兆和的愛,確實是發自真心,只是,張兆和並沒有懷抱和他一樣的感情,也沒有去認真體會,這份心酸的愛情。

有時候缺憾,就是完美!其實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誰也給不了想要的答案,因爲這是一份真摯的愛情。歲月變遷,不變的是那份曾經的愛戀。

等一城煙雨,只爲遇見最懂的你!

沈從文在文字的世界,尋找着這份來之不易的愛!

得到,足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