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中)》 | 啃書

關於《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門課程的整體性學習法》一書,上次跟大家介紹的是整體性學習策略(點擊閱讀),接下來跟大家分享的是本書的重點部分整體性學習技術。

第二部分  整體性學習技術

A)獲取知識

1)快速閱讀

2)筆記流

B)聯繫觀點

1)比喻

2)內在化

3)圖表法

C)隨意信息的處理

1)聯想法

2)掛鉤法

3)信息壓縮技術

D)知識擴展

1)實際應用

2)模型糾錯

3)以項目爲基礎的學習

下面就以上整體性學習技術一一爲大家作介紹:

A)獲取知識

有兩種方法對於知識的獲取很有成效:快速閱讀和筆記流。

1)快速閱讀

如果讀得快,那麼獲得的知識就多,這是常識。不過快速閱讀不僅僅是強調快,一味地圖快會造成理解得不夠。通過不斷實踐各種不同的閱讀技術和改進閱讀方法,你就可以讀得更快而且理解得更好。

在這裏主要介紹以下三種主要的方法。

指讀法

在讀書時,你的眼睛不會總是停留在書上的某個地方,眼睛會不斷地運動,這會降低閱讀速度。使用手指會讓眼睛停留在你要閱讀的地方,這樣簡單的辦法也會提高你的閱讀速度。

練習閱讀法

快速閱讀的另一個辦法是練習閱讀,練習閱讀與一般的閱讀是不一樣的。當你練習閱讀時,你的目的並不是吸收閱讀的內容,練習閱讀的唯一目的是訓練自己以儘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

(1)你可以通過閱讀一本從未讀過的書來練習閱讀,在書上做一個標記,設定3分鐘,然後用指讀法從標記開始,以稍快於自己能讀懂內容的速度進行閱讀,3分鐘一到,停止閱讀,再做一個標記。

(2)算算自己讀了幾行,再乘以每行平均單詞數(第一段總單詞除以第一段行數),得到自己剛纔3分鐘的總閱讀單詞數;再除以3分鐘,得到大約每分鐘的閱讀單詞量。

(3)這個練習能測試你提高閱讀速度的空間有多大。

另一個練習是針對提高理解力的,與上面的練習類似,先閱讀3分鐘的材料,然後儘可能地寫下你記下的知識點(不準翻書)。然後再讀一遍材料,邊讀邊記下所有的知識點,然後比較兩份記錄,看看自己正確的知識點有多少,錯誤和沒寫的有多少,用前者減去後者,再除以總數,得到的數字就是你以一定的閱讀速度閱讀這一類型材料的理解能力,通過降低閱讀速度練習,你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實現最快的閱讀速度和最好的理解能力。

積極閱讀法

儘管我將積極閱讀放在了快速閱讀之中,實際上積極閱讀與快速閱讀是對立的。積極閱讀強調深入地理解材料,所以自然降低了閱讀速度。積極閱讀不僅僅是簡單地在書上畫各種顏色的記號和在空白處寫一寫心得體會,還是將知識點真正地整合在一起。

進行積極閱讀時你需要記下:

(1)這一節中主要觀點是什麼?

(2)我怎樣才能記住主要觀點?

(3)我要怎樣將主要觀點拓展開以及應用它。

2)筆記流

①混合型筆記流

筆記流技術涉及兩個方面:記錄和拓展。傳統的規則、線性的筆記方式,可以將課堂內容精確地複製下來,這種方法對於你準備課下好好複習幾遍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筆記流會爲了當前的理解而犧牲一些隨後的可讀性。通過減少筆記內容和增加各種聯繫或圖表,學習變得更具整體性。如果課堂上的信息量極大或者你打算課後好好地複習筆記,建議你採取混合型筆記流方法。

②課下筆記流

課堂上按常規記筆記,下課後再根據筆記內容製作標準的筆記流。假如你覺得跟不上課堂的節奏,這種策略會給你更多的時間消化知識。雖然花的時間比單純的筆記流或傳統線性筆記更長,但是它兼顧了可讀性和理解性。

我建議你在嘗試筆記流之前的一個月,先試試課下筆記流。這樣可以保證你有一份完整、清晰的筆記,以便今後需要複習筆記時使用。

③評註流

有些課程上課時信息量很大,如果你想瘋狂地記下每一個細節,筆記流幾乎不可能做到。筆記流只能保證在很少的時間裏記下所有最關鍵的信息。大多數優秀教師會在課堂上留有思考的時間,在這些時間裏,你可以創造整體性學習需要的聯繫、比喻和圖表。

然而,在信息太多來不及記錄的情況下,評註流是個不錯的選擇。首先寫下最關鍵的信息,然後在信息之間加入聯繫。假如老師講了十幾個需要記下的公式,首先寫下所有的公式,然後在老師舉例子和講授公式如何應用時,給公式加上各種各樣的聯繫。

B)聯繫觀點

在獲得知識之後,下一步就是理解和拓展這些知識,僅僅理解知識的表面意思一般是記不牢的。

1)比喻

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比喻在文學中主要提供視覺上的相似,而在整體性學習中聯繫的是類似的過程:事件或者信息的順序。

舉例來說,我們在心理學課上學到了條件反射,經典的條件反射講的是一個刺激經過強化,與一個反應建立聯繫的現象,如果每次給狗送食物之前先按鈴的話,以後一按鈴,即使不給食物,狗也會分泌唾液。

怎樣應用比喻法學習條件反射?比喻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個人經驗中尋找能夠模擬條件反射的東西,我個人生長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裏,所以想到的第一個比喻就是在雪地裏行走。你第一次在雪地裏行走時,因爲雪地茫茫一片,走哪條路都有可能。但是幾次行走以後,你會選擇一開始走的路,因爲開始的行走在雪地上形成了一條隱約可見的小路,走這條路顯然比隨便走更容易。

我將雪中走路與條件反射聯繫在一起,一開始,鈴聲可能或不引起狗分泌唾液(這代表一開始雪地茫茫一片,無路可尋)。但是在將鈴聲和食物關聯在一起後,從鈴聲到食物的路就在雪地上(狗的大腦裏)形成了,最終狗一聽見鈴聲就分泌唾液,因爲這條路已經很明顯了。像許多比喻一樣,這個比喻也不完美,但是它很有用。

可以按照下面三個簡單步驟找出一個比喻。

(1)確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記憶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經典條件反射。

(2)在你的個人經驗中尋找與信息部分相似的東西,要達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與其尋找一個完全符合的東西,不如稍作讓步,找到十幾個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裏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3)重複上述過程,檢查比喻不恰當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線性的痕跡,而腦神經卻是錯綜複雜的網絡。

2)內在化

你可能聽說過視覺化,就是在腦海中想象圖畫的過程。內在化指不僅僅在腦海中出現圖像,而且有聲音、觸覺和情感等。一般說來,一幅圖就足夠了,但是能夠調動更多的感知與知識聯繫在一起,甚至與情感相連,得到的關聯一定比單一的圖像更強(即所謂強聯繫)。

3)圖表法

①流程圖

繪製一系列的步驟、繪製歷史事件、繪製一個系統

②概念圖

概念圖將觀點聯繫在一起,與筆記流密切相關

③圖像

C)隨意信息的處理

隨意信息是整體性學習中的一個難點。例如:一系列日期;解剖學術語;一系列步驟;各種各樣的規章、條例;科學公式,一般情況下,這些信息只能靠機械記憶了,整體性學習則要儘可能地避免死記硬背。

1)聯想法

第一步 創造順序

很多信息,在你能理解的前提下,迅速地將信息分成幾類。把要處理的信息羅列成一個線性的清單非常重要,因爲這是用聯想法保存數據的唯一方法。

簡單例子:聯想法記憶雜貨清單。

(1)香蕉

(2)牛奶

(3)烤豆

(4)黃油

(5)果醬

我相信沒有什麼課程會讓你記憶雜貨清單,不過其中的原理是相同的。

要記住一個公式,可以將公式先轉化成一個序列,即將公式變爲可以輸入到計算器的形式。公式V=1+X/b可以寫成V=1加上X除以b,V、=、1、加上、X、除以、b就是這個序列中的元素。如果你不習慣這種方法,碰到複雜的公式可能會花些時間,但是如果你很擔心自己忘記,使用這種方法還是很有效果的。

第二步 給清單中的每一項設一個符號

如果清單中是抽象信息的話,你可以給每個抽象信息設計一個容易識別的符號。學習管理學時,我需要記住亨利·法約爾(Henry Fayol)的管理十則,我運用聯想法給每一條原則設計一個助記符,勞動分配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刀,個人薪水則成了大棒上的胡蘿蔔。設計的符號要能迅速讓你聯想到原始的知識,如果符號和知識之間沒有什麼相關性,那聯想法就不起作用了。要記憶公式,可以將公式中的字母用一個相關的有實際意義的物體來替代,比如變量a的替代符號是紅紅的蘋果(apple)。開始時寫下序列中每個項目的替代符號,一旦你聯想得很熟練,成爲習慣,就不必每一步都寫下來了。

第三步 創建屬於自己的聯想

這一步是聯想法的基礎,你要做的就是創造生動誇張的圖像,能將序列中的兩個符號聯繫在一起,這表示你需要創造出圖像聯繫1和2、2和3以及3和4,等等。以上面雜貨清單的例子來說,首先我要想象一幅圖畫來聯繫香蕉和牛奶,我想象的圖畫是一隻巨大的香蕉上面,有一羣奶牛在散步;或者我也可以想象一名擠奶工在給一個巨大的香蕉擠奶,注意是巨大的香蕉而不是奶牛,是不是很瘋狂?這種瘋狂的想象正是聯想法的精髓,假如想象不夠誇張,回憶起來也就很困難。

2)掛鉤法

掛鉤法首先要給基本數字創造形象,我喜歡給13(0~12)個數字設立13個押韻的單詞,用來儲存13個數字,這13個位置可以用來記住數字、概念以及步驟等(見下表)。

掛鉤法對於記憶數字效果出奇的好,比如要記住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年份1492。

第一步是創造與事件相關的圖像,在這個例子中是一幅大船撞上北美洲地圖的圖像。

第二步就是將1、4、9、2掛鉤。首先將槍與上圖建立聯繫,可以想象在船撞上北美洲後,持槍的海盜攔住了可憐的哥倫布。

第三步你需要將槍(1)和門(4)建立聯繫,然後是門與酒,酒與鞋子建立聯繫。然後當你重複這一聯繫後,你也就記住了1、4、9、2或1492了。

3)信息壓縮技術

①記憶術

記憶術是用一個短語或單詞來儲存數個信息的方法。只要求你想要壓縮的信息不太多,選好一個短語或單詞能組織好信息就可以了,比如RED、NASA或USA都是不錯的選擇。

②圖像聯繫

圖像聯繫可以看作聯想法和圖表法或內在化的綜合體,辦法是把幾個信息聯繫起來並且用一張圖表來表示。我學習管理學時,將五個壓力模型畫在一張畫上,每一個與原理論的不同部分相聯繫。

③筆記壓縮法

將一大推需要學習的知識減少至幾頁筆記。

D)知識擴展

1)實際應用

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知識就會記得更牢。

2)模型糾錯

模型糾錯實際上就是實踐的代名詞:不斷地練習和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測試自己是整體性學習過程中糾錯的唯一手段。

3)以項目爲基礎的學習

以項目爲基礎的學習方式簡單地說就是設定一個需要1~3個月達成的目標,達成目標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達成了目標也就達到了學習的效果。爲了完成項目,你必須圍繞着目標努力學習,以項目爲基礎的學習符合整體性學習的每一個過程。

本書的最後部分我們下次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