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嗎|烏鎮除了小橋流水的柔情,也蘊含着人生躍遷的哲學

【時間】2019.8.2-8.3

【地點】烏鎮

【行程】

D1:西柵

D2:南柵

寫在前面

此次烏鎮短旅和半個月前的湖州短旅類似,事先基本沒做攻略,隨走之行。

烏鎮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商業化,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移步換景,甚是美好。

由於東柵和西柵類似,而觀感又相去甚遠。

所以在路過東柵後,選擇了旁邊免費的南柵作爲比較對象。

南西相距兩公里,而一方的遊客如織,和另一方的門可羅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造成差異的關鍵,應該是建築及水系的久遠性和完整性

於是,就有了西柵整體包裝的繁榮,東柵自謀發展的小康,和南柵自怨自艾的蕭條。

故,黑白以襯南,色彩以配西

靠近南柵的東柵一隅,雖比南柵相比甚好,但缺少西柵的那番別樣味道。

西柵的水系和人家,流水的底色和整體的配色,都是清醒脫俗的優雅。

南柵的近水樓臺,而水系中卻無唱着曲兒的搖櫓船。

西柵的小樓,門前的人流,是即使延時攝影的南柵也無法比擬的現實。

南柵某客棧,院子裏斑駁的牆。

西柵,爬山虎覆蓋清一色的牆面。

南柵,裸露的空調外機,鱗次櫛比的電線杆子。

西柵,即使斑駁,也是故意的樣子。

南柵,路過一個貼着“危險房屋,請勿靠近與居住”警示牌的房子。

身後,好不容易有了點喧鬧聲——叫賣西瓜的三輪車——無人問津的迴音。

往東柵走的路上,有了和西柵可以媲美的色彩。

可惜,個體無法產生集體的宣傳效用。

西柵,每一處,每一寸,都是超飽和度的顏色。

水泥凳對面的牆面,即使是黑白交錯,也有別樣韻味。

落在方桌上那斜射的夕陽,是多麼的瀟灑和直白。

南柵的水塔,記錄着沒有自來水前的歲月。

西柵的醬香,迷惑着空氣的醉態。

南柵的沿街,叫賣着每個小鎮店面都會有的貨品。

西柵的沿街,沒有叫賣聲,人流也依然如昨。

靠近南柵的東柵,店家剝離着剛拉完的麥芽糖準備裝袋叫賣。

西柵的牆邊,一邊吃飯一邊習慣性刷屏的人們。

南柵的小姑娘,一個付錢一個收錢,小小年紀就開始繼承非遺。

西柵的露天廣場,播放着已然很少見的手搖式黑白電影——《鐵道游擊隊》。

寫在最後

這便是此行對烏鎮的印象。

一面是羞澀中的盛世繁華,另一面卻也有落寞下的斑駁依舊。

所以說,有時候出生,真的很重要。

如果沒有那個一飛沖天的出生(西柵),又沒有那份自力更生的努力(東柵),如何才能實現階級的跨越呢(南柵)?

反觀自身,我們需要的,除了更多的艱苦努力,還需要機遇,和抓住機遇的敏感和勇氣。

最後,附上9年的對比。

我們都在成長。

- END -

* 作  者:墨行,《高效工作,快樂生活》在線課程開發者,時間管理達人,左手攝影右手水彩的文藝生活者,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不玩遊戲的自律好青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