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Face Recognition: A Survey v8

这篇文章介绍一下人脸识别方向的综述。

人脸系统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raining Protocols(训练协议)

Identification: 给出一张人脸照片作为输入,假设数据集中有这个人的人脸图片,算法应该匹配同一人的两张照片。
Verification: 给出两张照片,然后看看这两张照片是不是一个人的。
两个度量方法都是要求特征向量做匹配

人脸识别模型是可以分为两个两种:
1:(Subject-dependent): 测试集的类别(id)和训练集的类别一致(id),这样的话可以当是简单的分类任务来做。
2:(Subject-independent): 测试集是脱离了训练集的, 也就是对应的类别和训练集的类别完全不一样,这是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在公共数据集上训练,然后再自己做个人脸数据库,用这个做测试集,达到应用的程度。
两者区别其实就在于是直接使用softmax做分类找出类别,还是把训练模型当特征提取器最后做特征比较。
一个问题:openset closeset和subject-dependent subject-independent的区别是什么

人脸验证算法评估: 首先要熟悉一下两个个评估指标,网上不是那么好找,这个连接还不错,这里说一下人脸验证的两个概率,FAR,TAR;
TAR(True Accept Rate ):
TAR=(i(>T)) 公式:TAR = \frac{\sum(i(同人相似度 > T) )}{同人比较次数}
说明一下,同人相似度:就是两个人对应的相似度的得分是多少,T对应的是一个阈值,i(条件)相似度大于这个阈值则为1,否则为0,描述指标:找很多人的图片,图片只会同人的做相似度对比,设定一个阈值,看看概率是多大。

FAR(False Accept Rate):
从字面的理解是,判定条件:接受了,结果:错误了,接受了说明认定比较的两张图片是一个人的,错误了说明,真实情况是两张图片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
FAR=(i(>T)) 公式:FAR = \frac{\sum(i(非同人图片相似度 > T) )}{非同人比较次数}
FAR和TAR的比较:从公式上来分析是:FAR越低越好,TAR越高越好,然而FAR和TAR是正相关的,FAR越大,TAR就会越大,从设定的阈值T来分析,T越大,FAR会越小,同时TAR也会越小。
TAR@FAR = 1e-6(MegaFace测量标准):看了很多论文一直对这个搞得不清不楚,现在好好捋捋,这里要求FAR = 1e-6这其实说明要求106个不同人图片,只能存在一对图片它两的相似度会高于一个给定的阈值,也就是说要求算法实现判定两张不同人给定的特征向量(embeddding)的距离要很低,也就意味着T有可能处于一个很高的值,越高才能让FAR越小,一个模型训练完了,相似度的结果就可以得到了,为了让FAR满足这个结果,就要调整T(阈值)的值,让FAR达到1e-6这个级别,这时候固定下T,然后就可以测出TAR的值了。
人脸识别评测标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