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分類

硬盤的分類

1、IDE硬盤

  • IDE接口的硬盤(英文名稱: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常見的2.5英寸IDE硬盤接口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盤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IDE代表着硬盤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盤ATA-1,這種類型的接口隨着接口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盤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屬於IDE硬盤。其特點爲:價格低廉,兼容性強,性價比高,數據傳輸慢,不支持熱插拔等等。具體展示如下圖所示。
  • 硬盤分類

2、SCSI接口硬盤

  • 其英文名稱爲: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並不是專門爲硬盤設計的接口,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接口具有應用範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盤般普及,因此SCSI硬盤主要應用於中、高端服務器和高檔工作站中。其特點爲:傳輸速率高、讀寫性能好、可連接多個設備、可支持熱插拔,但是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並行接口。具體如下圖所示。

硬盤分類

3、SATA盤

  • 其英文名稱爲: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盤又叫串口硬盤,是未來PC機硬盤的趨勢。Serial ATA採用串行連接方式,串行ATA總線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行接口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具體如下圖所示。
    硬盤分類

    4、SAS盤

  • 其英文名稱爲:Serial Attached SCSI。其可以向下兼容SATA。就是串行的SCSI。具體來說,二者的兼容性主要體現在物理層和協議層的兼容。在物理層,SAS接口和SATA接口完全兼容,SATA硬盤可以直接使用在SAS的環境中,從接口標準上而言,SATA是SAS的一個子標準,因此SAS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硬盤,但是SAS卻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的環境中,因爲SATA控制器並不能對SAS硬盤進行控制;在協議層,SAS由3種類型協議組成,根據連接的不同設備使用相應的協議進行數據傳輸。其中串行SCSI協議(SSP)用於傳輸SCSI命令;SCSI管理協議(SMP)用於對連接設備的維護和管理;SATA通道協議(STP)用於SAS和SATA之間數據的傳輸。
  • 硬盤分類

    5、光纖通道

  • 最後介紹光纖通道,其爲英文字母Fibre Channel的縮寫。其最初設計也不是爲了硬盤設計開發的接口,是專門爲網絡系統設計的,但隨着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盤系統中。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具體展示如下圖。
    硬盤分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