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緩存

數據庫的緩存機制分爲兩個層面。

  1. 由數據庫提供,可以對數據表建立的高速緩存。數據庫的數據臨時保存在一個位置上,再次同樣的請求直接把這個數據返回去,而不需要再次去查詢各種表取數據了,減少了查數據庫的時間,提升效率。並不是所有的歷史記錄都緩存起來,要有策略,比如只緩存兩個月的數據,並且兩個月之前有請求過之後不再請求該數據的時候就會回收,就是把這條記錄抹掉,就近多次請求的纔會保存。時間過長、使用率不高的優先清除,要不然緩存太多就失去了緩存的本質和意義。
  2. 在數據庫中,數據都是存放在磁盤中的。雖然數據庫層做了對應的緩存,但這種數據庫層次的緩存一般針對的是查詢內容,一般只有表中數據沒有變更的時候,數據庫對應的緩存才發揮了作用。有時並不能減少業務系統對數據庫產生的增、刪、查、改產生的龐大壓力。此時,一般的做法是在數據庫與業務服務器之間增加一個緩存服務器,比如我們熟悉的redis。客戶端第一次請求的數據從數據庫拿出後就放到了redis中,數據不過期或不更改的前提下,下一次的請求都從redis中直接拿數據,這樣做極大的緩解了數據庫的壓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