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與主見

見不得年輕人向老年人請示,特別是四十歲以後。自己的孩子都眼看着成人,自己還沒有主見,該怎麼說?不是依賴慣了,就是懶惰的習慣,或者長期不思考的習慣。

人在三十歲以後,應當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和思考。即便錯了,也有經驗可談。

聰明人往往是獨立的較早,勤于思索,勤於觀察,敢於拿定主意。大凡聰明人,仔細想,人家總是遠見和卓識,總有近憂和遠慮。

所以,從小培養一個人獨立意識、思考意識、動手意識很重要。時間長了,便自然而然有了準確的判斷和迅速果斷的能力。

純粹讓孩子學書本、依賴老師是不行的。是堅決不行的。永遠不會有創業板和發明板。即便有,也許會晚了些。說到這裏,學校教育也有許多漏洞,比如,固定的作業,固定的授課模式,固定的管理,甚至放學還要送至校門口等等。又難怪魏書生的教育方式那麼受學生歡迎,而他總是把管理和思考都給了學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明創造那麼多,人那麼自由自在,與開放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當有密切的關係。豈止在西方,在中國思想包容和開放的家庭,孩子們成人也很有一番能力。看看那些父母放手的孩子,沒有幾個不敢闖不敢拼的。但包容和開放並不是指包容一切 ,開放一切,而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在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和前提下展開。

我也反對年長者時常給孩子拿主意或做事,特別是在孩子成人以後。這樣往往會把一些世俗的觀念和機械的傳統的方法強加給孩子,更會培養孩子依賴和懶惰的心理。時間長了,會成爲孩子大腦的一種模式,一種消不去的依賴。凡事會沒有主見,唯唯諾諾。

看看那些過於能幹和總呵護和替代孩子做事的父母,孩子有幾個有成就?

上海猶太女的幾個同母異父孩子,只所以個個有非凡的成就,與母親"決裂"的中國父母觀念有相當的關係,與猶太鄰居苛刻的育兒教育和譏諷有轉彎的關係。所以,作爲有文化的父母,也應當學習一下西方國家和中國優秀家庭的家庭管理和孩子管理模式,要有時代的眼光。

隨着改革開放和文化的多元化,其實中國的許多年輕家長,已默認了這種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和各種能力的管理方式,也正在日趨完善。要不,未來的孩子怎能適應這不斷融合的和發展的社會?常聽家長對話孩子,最常見的一句是"再別管,讓孩子自己給他想辦法"。是啊,管到何時?人總有老去的一天,生病的一天,幹不動的一天。然而,我們放手的的確有點晚了些。但有此意識,亦足以說明時代進步。我們早已摒棄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家長意識,我們已感知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活力和魅力。

對於孩子,我們多從道德上約束,多從行爲上放手,這才適合。道德的約束永遠是祖輩的優良傳統,行爲的放手纔會讓孩子成爲有能力有作爲的人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