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技術 專業培養方案

計算機技術 專業
(專業代碼:085211)
一、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計算機技術作爲當前信息技術的核心學科,不僅具有系統的科學理論而且有極強的應用背景,已對工業、農業、國防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計算機技術學科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爲依託,主要研究離散數學、計算理論和程序設計、開發中涉及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管理等具體應用技術,旨在培養從事與計算機有關的技術開發、管理等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機器學習與認知計算
研究學習理論,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弱監督學習,表示學習,統計學習,集成學習,大數據學習,概念認知模型,圖像分析與理解,機器視覺,基於認識機理的計算模型社會網絡建模與分析等。
2、數據與知識工程
研究數據挖掘理論與技術,數據倉庫技術,大數據處理,交通、互聯網、國防等行業大數據分析與挖掘,複雜網絡分析挖掘,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建模與數據管理方法,知識表示與知識庫技術,智能系統與技術,商業智能,用戶行爲分析。
3、高性能計算
研究先進計算體系結構、算法及軟件設計、安全保護等相關理論與技術,主要包括多核或衆覈計算、智慧計算、分佈式計算、雲計算系統結構與應用技術,可重用設計理論及實踐,面向數據中心網絡的安全技術等。
4、移動與互聯網絡
研究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相結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包括智能終端技術,下一代網絡技術,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物聯網技術,移動多媒體計算,以及無線通信與信息處理相融合背景下的大數據分析技術。
5、軌道交通信息技術
研究面向高速鐵路與重載鐵路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等應用領域的信息技術理論、方法和應用,主要包括信息系統架構,鐵路綜合監測和運營維護技術,車載計算機與車地通信技術,無線傳感網,可信軟件,雲與大數據。
6、計算機安全
研究信息安全體系結構,可信計算技術,操作系統安全,安全協議設計與分析,隱私保護技術,移動互聯和大數據安全,軟件漏洞分析,以及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等內容。
7、醫學信息處理
研究醫療大數據處理,醫學數據挖掘,醫學影像數據挖掘,醫學知識工程與知識圖譜,整合臨牀與基礎醫學數據的轉化醫學信息分析,計算生物學,網絡醫學,中醫信息處理,以及面向精準醫療和臨牀個體診療的疾病風險評估與預防、智能診斷、預後預測等的臨牀決策支持技術。

二、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計算機技術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熟悉行業領域的相關規範,在行業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擔負工程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實踐、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專門技術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3、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兼備良好的項目管理、組織、溝通和協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技術和能力。
4、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專業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爲各生產行業、工程建設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等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5、掌握一門外語,能比較熟練的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外文資料,並有一定的外文寫作能力。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培養方式
非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方式爲導師負責制,採取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可採用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專業實踐。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於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於1年。
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一般在1年內完成,研究生可由導師指派或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在實習單位的實習應由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專家或其他具有豐富工程實際經驗和責任心強的技術專家指導。
2、學習年限
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修業年限2年,最長修業年限5年。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應修最低學分爲32學分,其中課程學分24分,實踐環節學分5分,論文環節學分3分。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包括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實踐環節和論文環節。其中專業課和專業外語課每學分對應16學時,公共政治類課每學分對應18學時。
1、公共課(6學分)
公共政治類課3學分、專業英語課2學分和工程倫理1學分。
2、基礎課(不少於2學分)
數學類課程。
3、人文素養課及專業課程體系修學要求(不少於16學分)
包括人文素養課程及專業課程體系。本專業的專業課程體系由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構成,其中課程設置附表中課程名前帶*號的專業課爲本專業認定的專業特色課。
(1)人文素養課程指工具性課程 “信息檢索”、“知識產權”以及“保密知識概論”。選上“保密知識概論”的學生可以放棄選修“知識產權”或“信息檢索”其中的一門課,該模塊總學分要求不少於2學分。
(2)專業課和專業選修課不再嚴格區分,由學生和導師討論決定,總學分不少於14學分。
(3)專業特色課選課要求
本專業學生必須至少選修3門專業特色課,專業特色課修學總學分須達到9學分以上。
(4)學生在本專業課程體系外自選的課程,所得學分一般不作爲專業課程體系學分計算。若有導師研究方向特殊需要,需要選修課程體系外的課程,必須事先申請,經由指導教師和學院同意,並在學院備案後,方可作爲專業課程體系學分計算。所修課程體系外的課程必須爲相同或者相近學科所開設的專業課程,且最多可計算4學分。
(5)創新創業學分
爲鼓勵研究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學期教育計劃等內容納入學科培養方案。在選修課中增加“創新創業實踐”,不超過2學分,內容包括創新創業(含科技競賽)、社會實踐、學期教育計劃,以及發表論文、獲得專利等與專業學習、學業要求相關的經歷、成果,研究生創新創業學分認定具體細則如下,各部分分數可以累加,累加等於或大於2分者按2學分計算,累加小於2學分者,不計學分。
① 學期教育計劃部分
研究生學期教育計劃包括學術規範與學術道德、職業規劃與職業發展、心理健康與人文素質、危機控制與安全管理、綠色環保與低碳教育等模塊,每一模塊均包含相應的教育內容。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至少參加8次以上學期教育的集中學習,可獲得“創新創業學分”1學分。
該部分成績認定,由學院研究生工作組負責審覈。
② 社會實踐部分
研究生社會實踐包括擔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助管、助教,參加並擔任學院研究生會部長及以上職務、參加並擔任IEEE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分會部長及以上職務等,以及全程參與學校相關主管部門(研究生工作部、招生就業處等)組織的面向研究生羣體的社會實踐項目等。對應獲得“創新創業”學分如下。
i. 擔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助管滿一學期的,可獲0.5學分;(累加不超過2次)
ii. 參加並擔任學院研究生會部長及以上管理職務,且滿1年的,可獲1學分;
iii. 參加學院研究生會,且被評爲優秀理事的,可獲0.5學分;
iv. 全程參與學校相關主管部門(研究生工作部、招生就業處等)組織的面向研究生羣體的社會實踐項目可獲0.5學分,如結題時被評爲一、二、三等獎的,可再額外獲得0.5學分;
v. 其他形式的社會實踐項目,由學院研究生工作組負責研究確定是否有效以及可獲得的學分額度。
vi. 該部分成績認定,由學院研究生工作組負責審覈。
③ 創新創業(含科技競賽)部分
i. 參加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競賽並獲得二等獎及以上者可獲2學分,獲三等獎者可獲1學分;
ii. 參加省部級以下的科技競賽及學校組織的面向研究生的科技競賽和學術文化節等並獲得一等獎者可獲1學分,獲得二、三等獎者可獲0.5學分。該項成績認定,由學院研究生工作組負責審覈。
iii. 申請專利並獲得專利申請號的第一專利授權人,可獲2學分;
iv. 碩士研究生在完成發表答辯及授予學位要求的學術論文後,另行發表EI期刊、SCI論文、CCFA類會議論文或IET Rank 1 會議論文(學生爲第一完成人或導師爲第一完成人,學生爲第二完成人),發表一篇計2學分;
v. 獲得創業投資10萬元及以上者,或自主創建科技公司,完成公司登記註冊,具有法人資格的可獲2學分;
vi.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的成果完成人,且排名再前5名(含)以內的成員,每項計1學分;
4、實踐環節(5學分)
實踐類課程、實習、工程訓練由導師根據研究生實習過程或者研究生參與導師科研情況安排考覈,給出成績共記5學分。
5、論文環節(3學分)
(1)前沿講座:要求碩士生至少參加8次學術報告,記2學分。
(2)文獻綜述:指定相應的中、外文閱讀材料,由導師考覈,記1學分。
6、補修課程
對本科非本專業的研究生,應由導師指定補修若干門本專業本科主幹課程,補修課程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五、科學研究與實踐
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應基本熟悉計算機技術某一特定領域或相關應用領域的科研和技術文獻,瞭解相關技術前沿動態和主要進展,並掌握從事該領域工程實踐所需要的背景知識。應熟知計算機技術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應能夠在有效獲得相關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所獲得的文獻進行總結,從中提取出有用和正確的信息,並能夠利用獲取的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計算機技術專業具有很強的應用背景,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具備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可以獨立完成相關研發工作的調研、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及結果分析等任務,初步具有獨立從事相關工程實踐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計算機技術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積極參與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在提交答辯申請前提交科學研究與實踐總結報告,由導師依據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與實踐的實際情況做出評估,給出考查成績。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實踐可結合自身工作崗位任務開展實踐。
六、學位論文
1.論文選題
學位論文可以採取在校內或企業兩種方式進行,學位論文的選題應來源於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一般應在第三學期進行實習檢查,確定論文選題。具體時間及形式由學院及導師確定。
2.論文形式
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能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與創新性。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採用應用基礎研究、系統設計、產品開發等形式。
3. 學位論文評審
(1)論文評審將審覈:論文作者掌握計算機技術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的情況;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2)論文須有2位本領域或相關領域的專家評閱。學位論文評閱和答辯應有相關的企業專家參加。
3.論文答辯等環節和要求
論文答辯等環節和要求:鑑於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的特點,爲保證培養質量,論文答辯不早於第4學期,最晚不超過第10學期。研究生申請論文答辯,須經導師及學院同意。具體論文答辯安排與組織方案由學院另行規定。
碩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應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答辯前應嚮導師展示論文研究成果原型系統或軟件,由導師簽字任課後方可申請答辯。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必須嚴格按照學校和學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課程設置附表與其他要求
1、其他有關要求按照學校和學院關於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有關規定執行。
2、課程設置附表
附註1、基礎課可以作爲專業課選修。
附註2、算法設計與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倉庫與大數據工程、並行與分佈式計算、機器視覺基礎爲本專業認定的專業特色課,本專業學生必須至少選修3門專業特色課,專業特色課修學總學分須達到9學分以上。
附註3、學生在本專業課程體系外自選的課程,所得學分一般不作爲專業課程體系學分計算。若有導師研究方向特殊需要,需要選修課程體系外的課程,必須事先申請,經由指導教師和學院同意,並在學院備案後,方可作爲專業課程體系學分計算。所修課程體系外的課程必須爲相同或者相近學科所開設的專業課程,且最多可計算4學分。
附註4、“創新創業實踐”是爲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類社會實踐活動而設的實踐類課程,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含科技競賽)、社會實踐、學期教育計劃,以及發表論文、獲得專利等與專業學習、學業要求相關的經歷、成果,經認定通過可以獲得學分。具體認定辦法由學院制定。
附註5、該培訓項目爲非選課模塊,完成“高級軟件研發實踐”訓練並考覈合格的同學,可獲得2學分,計入專業課學分。對本科非本專業的研究生,應補修由導師指定的若干門專業主幹課程,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附註6、專業實踐由指導教師指定和考覈,參與導師科研團隊實踐。
附註7、工程實踐案例報告可以在聯合培養基地或實習單位進行,由基地指導教師指定和考覈,也可以在學校由指導教師指定和考覈,如參與導師科研團隊進行完整的專題研究與訓練,如參加專業類相關公司實習,可開具帶有公司公章並由導師簽字認定的實習報告。
附註8、文獻綜述和選聽前沿講座的學分由學院統一組織認定。

附錄1:學分詳細要求

學位課學分 公共課學分 基礎課學分 專業課學分 必修課學分 選修課學分 工具性和人文類課學分
0.0 6.0 2.0 0.0 9.0 0.0 2.0
任選課學分 專業選修課學分 實踐環節學分 基礎課+專業課 專業課+任選課 基礎課+任選課+專業課 總學分 備註
0.0 0.0 0.0 0.0 0.0 0.0 32.0 注意:1、本專業認定專業特色課5門,本專業學生需至少選修3門;2、選修課程體系外課程需事先經導師和學院同意,且爲相同或者相近學科開設的專業課程,且最多可選兩門。

—————————————————————————————————————————————————————————————
附錄2: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表
附錄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