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自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是認爲人活到了70歲才能爲自己而活。孔子的思想是由特定的環境造成的,然而這個特定的環境在中國是從來沒有變過。我們可以參考西方外國的環境,恰恰是和孔子完全相反的,並且這個順序是各個年齡段的追求,而不是到了哪個年齡段就追求哪個。所以造成了中國和西方外國思想的根本性差別,這也是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因爲中國的思想從孔子到現在,一點都沒變,因爲沒有破壞這種思想的存在,所以,孔子的這種思想很古老了,導致現在大家的思想也是如此,如果誰把孔子的這種思想倒着活,那他絕對的有所爲。西方的思想,因爲戰爭不間斷的原因,不斷的遭到本質上的破壞,不斷的再從根本上建立,再破壞,再建立……循環往復,造成了如今的西方世界。反看中國,孔子的思想從來沒變過,反而遭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和發展,到現在都還在延續,佔有着大多數人們的思想。所以我認爲,中國是一個思想上貧瘠的國家,如果社會上發展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有壞的,也有好的。但如果不發展,就一定沒有好的思想去指導社會的發展。不能怕,怕這個怕那個,永遠都別想着發展,就像鄧小平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逮住老鼠的就是好毛。因爲我們現在有絕對的力量去應付思想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孔子說,人到了70歲才能隨心所欲的活着,那活着還有個什麼意義?都快要死了!到了70歲,身邊的人都離去了,人也沒有精力再去做其他事情,也沒人再管一個70歲的老頭老太太了,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了,也只能爲自己活着了,可不就是隨心所欲的的活着了!很可笑,我爲什麼不能現在就隨心所欲的的爲自己活着呢?我爲什麼非的等到60歲才能正確的對待各種言論呢?我現在不斷的學習,也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我爲什麼非的等到50歲才能知天命呢?只要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經歷,認識到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也能知天命!我爲什麼要等到40歲才能不被外界迷惑?我現在不斷的用科學的眼光審視這外界,也能不被外界迷惑!我爲什麼要等到30歲才自立呢?我現在不能獨立而活着嗎!活到老學到老!只要爲自己而活着,每一天都是生命中最寶貴的一天,而不是碌碌無爲虛度光陰!

現在,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各種知識,通過實際的經歷,重新審視我們的思想,重新審視各種說教,重新審視各種理論,重新看待我們自己,重新認識現在的社會,這樣才能不斷形成獨立於我們自己的思想,才能是有智慧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