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上大學到底學什麼?

今天被周賢老師分享的自己對於小孩教育的觀點打動,感覺自己一直以來想表達的那個點被精準概括出來,分享給大家。

"孩子的內在的智慧和熱情只要不被磨滅或蒙塵,就終會將他們引領至他們今生摯愛的領域,從此再沒有其他。無論是工作還是愛人,原理都是一樣的,那種不能替代,不能將就,纔是靈魂安定發光發熱的所在。從此,出現自主、自律和自由。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周賢"

在這段分享上,就不由得想,一個大學生,在大學到底學什麼?在十幾年的教學中,我面對的基本都是大一的學生;整體的感覺就是相當數量學生,比較迷茫。不知道到底爲什麼要上大學,不知道到底爲什麼要學現在的專業,不知道到底每天上的每一節課做的每一次作業到底有什麼意義;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知道怎麼去尋找。而在這樣的迷茫之下,就會看到一個現象:很多學生幾乎每天熬夜或者晚睡;第二天上課一定困。然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又或者還在高中的慣性下學習,爲了過掉每一科,老師說什麼做什麼;又或者沉迷手機、遊戲不能自拔。

在大學學什麼,引用吳軍老師的話就是:“在大學應該學的東西用一句話來講,就是未來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識、知識、技能和方法。”

沒有人能告訴你,你到底擅長什麼,能做什麼,只有你自己去尋找,去體驗,去嘗試。每週每月覆盤,看看自己又學會了多少未來可以用到的常識、知識、技能、方法;在進一步的嘗試與體驗中不斷的尋找,你到底熱愛什麼?擅長什麼?當你找到的時候,你會認出來那個“不能替代、不能將就”;那就是你“靈魂安定發光發熱的所在。”

你出校門之後,能夠用到的具體學科知識也不見得有很多;可是你在大學裏的探索很重要,去體驗,去犯錯,去學習,去愛,去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