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說這位新員工只配打雜?

打印文件、訂餐拿外賣、幫忙整理資料,這些瑣碎的事情正是每一位實習生的常態。

很多人都認爲,實習生打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成爲了正式員工之後便能擺脫這樣 dirty 的工作。

但事實往往相反。

在《未生》裏,張白旗就面臨了這個問題,而且還有點特殊,我們往下看。

在當實習生時,他對手頭的工作遊刃有餘,經常受到上級誇獎,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通過了轉正考覈之後,他被分配到了另一個部門。

接下來的日子,他的心理開始出現了不平衡感。

剛到的日子裏,他從之前的被熱捧,變成了現在的被冷落,上級基本不給什麼活,整天基本上是無所事事。

實在受不了,找領導要活幹,得到的卻只是一項製作 Excel 表格的工作。

完成之後,沒有表揚,反而是被指出一大堆漏洞,還收穫一盆冷水:“如果你想在別的地方工作,現在出去也行。”

↑漏洞百出

接下來的日子,工作基本上也是這些 Dirty Work :整理 Excel 表、發郵件、檢查錯別字等。

慢慢地,張白旗實在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上級攤牌:

“我來這裏是爲了搞事業,不是爲了對賬,畫表格,修改企業目錄!”

而上級的回覆是:

“我們的組員,比起擅長華麗口才和包裝的人,更需要的可以默默地把事業發展到更遠的,那種具備基本技能的人。”

看到這裏,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從實習時候的如魚得水,到真正轉正後的如此狼狽,問題到底出在哪?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我覺得自己行」和「被人覺得我不行」之間的矛盾。

爲什麼上級覺得張白旗不行,答案就在這句話裏:

我們的組員,比起擅長華麗口才和包裝的人,更需要的可以默默地把事業發展到更遠的,那種具備基本技能的人。

如果我們仔細看看,裏面包含了兩層含義:

1.你是個擅長華麗口才和包裝的人。

2.你不具備基本技能。

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評價?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張白旗剛來時就給上級「不靠譜」的感覺。

張白旗在第一次見面就向上級提交了事業計劃書,而當時,他連部門的基本規定都還沒有了解清楚。如此的“草率”的舉措,恰恰給小心謹慎的姜代理留下了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張白旗還沒有做到積累自己的職場信用。

當上級給了一份基礎工作後,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但卻漏洞百出。試想,上級的心理狀態肯定是:你連這個都做不好,那怎麼敢給你更重要的事?

分析完問題產生的原因後,下一步就是:那如果自己是張白旗,那回到剛進入部門時,到底應該怎麼辦?

第一,注重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之所以重要,是因爲人有一種「印證型思考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他第一眼覺得你怎麼樣,之後便會帶着這種「偏見」,去找到你身上更多的案例,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就比如女生如果覺得男生出軌,那麼就會從「他最近都沒給我買禮物」「他似乎天天都在看手機」這些信息裏,讀出「他一定有外遇」的結論。

——事實是,男生真的很忙啊!

所以,進入一個新地方,剛開始的事務必以最完美的狀態做好。就自己觀察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換崗後並能在新環境裏立足的朋友或同事,在前一個月都是忙到深夜。

無他,就是要證明自己的實力。

第二,需要了解清楚部門和上級的風格。

風格決定了做事方式。

有的上級比較活潑,他們喜歡跟下屬親近交流,那麼行爲上最好也不要死板。

但是,如果上級屬於嚴肅型,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表達,否則就容易給人不靠譜的感覺。

在這裏,有一個小建議:如果剛開始不能判斷清楚風格,那建議按照「嚴肅型」來應對。雖然這麼做看起來會比較死板,但是,至少這不會出錯。

第三,做好小事,積累信用。

假設你是銀行的客戶經理,有一個人想要貸款,如何判斷應該貸給他多少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之前的還款情況。如果之前借了五次 3 萬,都按時還款。那這次借 3 萬或 4 萬,大概率都沒問題。

職場也一樣,只有把一些基礎工作做紮實做到位,那之後大概率才能接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我是尾巴

正如之前文章提到的,無論什麼行業,工作就是工作。

工作,肯定都有閃光的時刻,也有暗淡的時候。而一般來說,暗淡的時候居多。

想要去做「更高級的事情」,就得踏實把 dirty work 做好。

很多路,沒有捷徑。

但還好,每一步都算數。

晚安好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