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裏新增的美食

OliverWorlds File 108

說到城隍廟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爲上海最標誌的景點之一,無論什麼時候都充斥着大量的人流,本地居民也好,外來遊客也好,都會彙集於此,只是各自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來城隍廟的本地居民基本上以中老年人爲主,他們很多曾經都是住在這裏的人,現在來看看自己以前居住的地方變成什麼樣了,來懷念和回憶一下。

而外來遊客就純粹是觀光性質了,又或者在廟裏求個籤,燒個香。

其實很慚愧,我以爲城隍廟只有上海有的想法一直延續到第一次去寧波旅遊才糾正過來,原來各個地方都有城隍廟,那麼多年我也對自己是無語了。

我老媽的孃家以前就是居住在城隍廟裏的,所以我對這裏也非常的熟悉,這裏是標標準準的南市區,也是老一輩人口中的“城裏”,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以前沿着公交11路的路線一圈都有城牆,所以在城牆裏面的這篇區域自然被稱爲“城裏”了。

這一片曾經的老南市區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色就是,這裏擁有非常多奇奇怪怪的路名:糖坊弄、麪筋弄、火腿弄、外鹹瓜街、學院路、藥局弄等等數不勝數,老媽曾經告訴我,以前這條路上什麼出名,什麼多,就會起一個和它相近的名字,真的是非常的直接,不過也是非常方便,光看路名就知道,這條路上是賣什麼的了。

城隍廟這裏可以玩的地方不少,除了豫園外,還有九曲橋、古城公園、福民街小商品市場、上海老街等等,都是非常具有老上海特色的景點,足夠吸引前來觀光的遊客。

如果在城隍廟裏逛的肚子餓了怎麼辦,很多人會說,那就吃唄,城隍廟裏面還怕沒有東西吃嘛?

確實,以前城隍廟裏的很多餐廳都被冠上了“坑人”的美譽,打着各種正宗老上海味道的招牌,賣的卻是完全走樣的味道和高昂的價格,相信來玩過城隍廟的遊客裏,十個裏面有九個都被坑過,也沒辦法,肚子餓了總要吃吧,總不能餓着,加上景區的食物一向沒有什麼好評,所以很多遊客也只好將就着吃一點了。

不過爲了改變這一觀點,城隍廟引進了很多老字號的經典美食,這些餐廳的加入,絕對會讓遊客們滿意,因爲,這些老字號曾經代表了整個上海的餐飲界。


上海喬家柵

喬家柵以點心出名,八寶飯、鬆糕、糖年糕、青團、湯糰、麻球、糖糕等都是它的招牌點心,深受上海人的喜歡,現在的喬家柵在上海各個區域都有分店,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的親民。

推薦產品:

八寶飯、鬆糕


杏花樓

這家廣式點心店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其實杏花樓經營的範圍相當廣泛,粵菜、廣式點心等都是拿手好戲,城隍廟裏的這家杏花樓主打廣式月餅。

杏花樓的廣式月餅在上海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種類繁多,味道很好,除了自己品嚐,也是贈送家人朋友的一個優良選擇。

推薦產品:

廣式月餅


沈大成

上海最有名的糕團店,甜蜜獨一無二,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了,各種糕團點心精緻小巧,口味獨特,具有本幫蘇式點心的精髓。

不管是平常的一些糕團,還是特殊節日裏的青團、重陽糕、年糕、壽桃、壽糕等等,都深受廣大羣衆的喜愛。

推薦產品:

雙釀團、條頭糕、金團


德大西餐社

作爲一家由華人創辦的西餐社,德大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德大也是現在上海爲數不多的海派西餐社之一。

在很多老上海人的心中,西餐不是牛排、不是鵝肝、不是龍蝦,而是經典三件套:炸豬排、羅宋湯和土豆色拉,這三個東西也許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它確確實實代表了海派西餐中海派這兩個字的含義。

推薦產品:

炸豬排、羅宋湯、土豆色拉


鮮得來

上海最有名的排骨年糕店,用一份神奇搭配,排骨配年糕在上海闖出了名氣,不要小看這個普通的小吃,在老上海時代,可不是隨便都能吃得起的哦。

鮮得來用的是面拖大排,外脆裏嫩,搭配自家的辣醬油一起吃味道更是一隻鼎了,年糕不是油炸的那種,而是用水煮出來的,保證了口感的軟糯,即使冷掉了年糕也不會變硬,澆上一勺自制甜麪醬,真的是打耳光也不肯放呀。

推薦產品:

排骨年糕


大壺春

“肉芯幫”生煎饅頭的代表,大壺春也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了,裏面的肉餡非常實足,甜滋滋的標準上海口味,吸收了肉汁的全發酵麪皮鬆軟可口,好像一個油煎過的肉饅頭,生煎饅頭的名字實至名歸啊。

最近幾年大壺春也在不斷的推出新產品,有蝦仁生煎、蛤蜊生煎和蟹粉生煎這樣的新品,口味自然也是非常的到位,總之,如果沒吃過大壺春的生煎饅頭,就不能說吃過生煎這個美食。

推薦產品:

鮮肉生煎

看完了這些老字號的經典美食,是不是已經很想去城隍廟一飽口福了呢,哈哈,現在去城隍廟再也不用擔心吃飯問題了,相信這些老字號的加入,會讓城隍廟美食變成真正的老上海美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