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朋友(二)

       2009年的秋天,在一個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下雨的傍晚,我走進了果果網絡,成爲了其中的會員。於是,我的大學生活朝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掀開了我另類生活不同的一頁。那時,果果網絡除了外面霓虹燈和像是激光一樣刺目的探照燈外,其實內裏一片狼籍和不堪入目。還是舊式的臺式機,大腦袋顯示器,用了很久的樣子,落滿了歲月的灰塵。主機箱一旦開機,便如同開了共振篩,風扇急速旋轉起來,像蜂巢。總共不到五十臺機子,有幾臺還是“殘疾”的。屋子裏佈置和格局顯得灰暗和老調,像極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里弄裏面的桶子樓。但就是這老舊、破敗的地兒,卻使得我認識了一些同樣和我迷失在無敵青春和閒適歲月裏的人們。這其中就有剛子——楊剛。

       同樣是由於天龍八部而由生到熟,但他並不是個人,而是幾個人,一個羣體。他們是周圍一所學校的孩子們,因爲同鄉,都來自平涼,便走到了一起。在校外租的房子,然後就爲所欲爲了。同樣是黑夜,金城蘭州給我留下的就是一臺臺閃爍着畫面的電腦,和一羣醉生夢死卻渾然不知並樂此不疲的孩子們。楊剛就是其中一個,標準的平涼人,親切的鄉語使我們很快熟悉起來。那時我“穿越在火線上”,他呢,則在11平臺或者是浩方上打網絡版的CS。一遍遍的爆頭和被殺鍛鍊了他“風騷的走位和淫蕩的槍法”,於是一次次的流連忘返,外這個虛擬世界裏做着高手或是大俠,享受那種由於數字和粗話罵人所帶來的“幸福”中。這樣就彌補了現實的冷峻和無情,心理上得到了一時的痛快和滿足。我不知道中國六億多網民有多少是這種情況,不問他是宅男宅女還是屌絲,不論他們當語音主播還是做“斑竹”樓主,所以我稱呼他們是迷失了的孩子們,當然,也包括我。

       我那時也老是被動地去關注網絡上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兒。因爲那些都是你打開網頁後自動彈出來或者是在屏幕的某個角落上使勁地閃爍,當你想去刪除或是直接關閉時,便被迫地觀看可某些內容。這些東西經常使我疲憊不堪,難以招架。有一次,剛子就對我說,你可以去遮天吧看看,那裏有很多有趣和稀奇的事情,大多都是網民自己做的帖子。我進去,點開一看,果然都是些不走尋常路的帖子,或譏諷或反諷,或搞怪或搞笑,或炫耀或顯擺,總之,我不得不佩服,大約中國人的智慧和腦筋都用在這方面了,真是令人讚歎和驚訝。

       還有一次,晚上閒着沒事,我都會選擇看電影或是聽歌。歌呢,我也沒有特別推崇的歌手,老歌和流行音樂都能聽的進去。剛子卻不然,他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音樂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從影視音樂到專門的音樂人,他都講的頭頭是道。他特別喜歡李宗盛和張國榮的歌,對於羅大佑和黃霑也評價很好。在他的建議下,我看了《倩女幽魂》《霸王別姬》等一系列的好片子。有次他介紹我看《秦時明月》,他說在國產動漫裏,它算是極爲不錯的了。我向來不喜歡看國產動畫片。小時候,家裏窮,等有電視的時候,我都上初二了。所以童年時候除了和尿泥和玩土,基本上沒接受過什麼叫動畫,連幾本像樣的故事書都沒。就幾本連環畫,不是講秦瓊賣馬就是闖王起義,再就是西遊記三國故事,實在沒啥新意和趣味性。所以一打開《秦時明月》,“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那精彩絕倫的畫面,依附歷史而衍生出的類似武俠的故事,再加上胡彥斌那首美輪美奐,入耳不忘的《月光》,我一下子就陶醉了。從第一部《百步飛劍》到第二部《夜盡天明》再到第三部《諸子百家》一直到第四部《萬里長城》,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除了《中國國防生》,我很少這麼瘋狂地去觀看一部影視劇。可以說我是看着天明成長的,因爲故事沒有講完,所以我一直在期待着第五部的到來。正如每集開片所講的“歷史爲骨,藝術爲翼。中華文明,淵源流長”。這也正是它所吸引我的地方。

       12年六月份,剛子辭了在老家平涼的工作,隻身一人來到蘭州。那時我也正爲自己口糧而忙碌,於是我們結伴去上門求職。走南闖北,經歷了無數次的被拒絕和失敗後,我厚着臉面回了家。那段時間,多虧孫哥多多照顧,否則我倆不光腹中空空,恐怕還得沿街乞討了。我回去後,再去蘭州已是八月底。在蘭州第三屆汽車博覽會上做了幾天短工,然後反身回到安寧。那時果果已經徹底改頭換面,煥然一新了。問熟識的人,答之去了浙江,並且混得不錯。每個人都不是上帝的棄兒,當你在這一面不如意或是屢屢碰壁時,也許轉個身,你會看見更加適合你的坦途。也許陽光明媚,也許春暖花開。

       剛子,這個戴副金絲眼鏡文質彬彬的平涼娃,你的經典話語和笑起來想聖誕老人的樣子如今還留在我腦海裏,我祝福你,並願你在那邊找到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