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至臻—刘泮书系列书法作品《百佛图》之二

我的老师刘泮书,自幼从师演习工笔人物及古汉字。五十余年的从艺经历,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修养,建立了独特的审美方式。其作品内涵丰富,表现独特,善用现代的审美观念表述中国古老汉字的艺术精髓。曾经在哈尔滨生活工作过,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国家书画院艺术顾问。对古汉字密码的破译有其独到之处,其拟人书法属国内首创,其系列作品集《神奇的汉字》被美、日、韩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与国内各大院校图书馆收藏。


汉字是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而诞生、发展、演变而一脉相承至今的文字。同时也是记载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唯一载体。众所周知,甲骨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甲骨文之前,应该还有象形文及图形文的存在,从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及江苏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陶器上的图形符号,都比甲骨文早两千年,这种图文符号应该是古人对世间万物所崇拜的图腾符号,也可能是一种族徽或者标识,这种图文符号发展到殷商时期已经具备了形、音、意三大特点的文字属性。

      刘泮书老师根据殷商图形文的组字特点,并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设计书写了一百个“佛”字,该作品囊括了图形文、象形文、拟人文的特点,已经不是一种书法作品,应该称之为现代汉字的标识或叫“LOGO”,以上仅是刘泮书老师本人观点,当否,请指正!

  真艺工作室整理编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