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手機膚淺的瀏覽毀了深的閱讀!

今天文章的標題並不是我的原創,這是今早上班在公交車上刷手機,看到經濟日報上的一篇文章,標題是:王蒙:別讓手機膚淺的瀏覽毀了深的閱讀。頓時直擊內心,看着車上滿滿的乘客們,幾乎都是低着頭刷着手機,有逛淘寶的、有看電視的,有看電子書的,還有用手機玩遊戲、打麻將的。每天上下班就這樣用手機打發時間,當然也不能絕對的說這裏面沒有真正沉下心來仔細閱讀電子書的,但相對而言,通過手機膚淺瀏覽的人還是大多數,我就屬於其中一個吧。

在很多朋友的眼裏,我還算是比較喜歡讀書的人,既然是讀書人,想必專注力、耐心以及抵禦手機誘惑的能力,起碼是比一般人要好的多吧,其實不然,拿我自己來說,讀書的時候也不是全程聚精會神的看書,也是看一會,不自覺的摸摸手機,看兩眼手機再繼續閱讀,這種不良的習慣引發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不能進行深的閱讀。只要看到難一點、晦澀的書籍,我就很難沉下心去,無法深入思考。上下班在公交車,也是用手機瀏覽電子書或者微博、今日頭條等瑣碎的信息,而且瀏覽速度特別快,半小時的車程感覺自己已經看了很多信息,然而沒什麼卵用。對事物的理解,對信息的理解只停留在淺顯的層次,再深一點自己就說不上來了。用王蒙在這篇文章中說的那樣:僅僅瀏覽,是視覺和聽覺的瞬間刺激,容易停留在相對淺薄破碎的層面上。現在很多人都是:他看、他聽、他傳,但是他不思考,也不會用心之觀。

隨着信息獲取的手段越來越便捷,信息通道也越來越多,人們閱讀習慣上也更傾向於暢銷書、心靈雞湯等通俗易懂的休閒書,而社科、學術、經典世界文學名著等類型的書越來越難用心讀下去了,別的說不說,就拿文學鉅著《紅樓夢》來說,原版的書籍誰還能真正坐下來,一句一句用心去深閱讀這部鉅作,研究它。其實做到的人真的不多,問問自己,能做到嗎?是不是連一章都讀不下去,就去看更容易讀的文章了。

對於現在被手機束縛的我們來說,獲得信息越是便捷、舒適、海量化,越是要認真讀書,讀費腦筋的書、用腦筋的書,而絕對不是隨大流、隨趣味、得意於精通八卦,誇誇其談,最後變成聰明、萬事通型的白癡。

最後借用王蒙的話:要堅持閱讀,受益無窮。在觸屏時代,不要做網絡的奴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