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定義、益處、訓練結構

    一,定義

 體適能即Physical Fitness,是指人體所具備的有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由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組成。

  健康體適能是與健康有密切關係的體適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發揮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有四個要素①身體成分;②肌力和肌肉耐力;③心肺耐力又稱有氧耐力;④柔軟素質

       技能體適能,六要素,包括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等,這些要素是從事各種運動的基礎。


  體適能是以體適能商的高低做評價。體適能商是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的綜合反映,體適能商的得分是兩者之和,即身體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軟素質佔50分,而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佔50分。體適能商越高就代表身體機能越好

   二,益處

        少兒的身體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結構、功能、智力、心理的發育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所以經常進行體能訓練

有利於增進少兒健康,增強體質及心肺功能;

有利於調節他們的心理,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

促進他們個性的完善和發展,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

鍛鍊他們自信、堅強、勇敢等品質。

在禮儀方面可以使孩子學會基本的禮貌,增強規則意識,尊老愛幼等等。

對於厭食、拒食、積食的孩子,通過運動改善,增強胃腸消化能力,使孩子發育更好。

綜合來說體能訓練增進少兒身心健康、改變身體形態、提高生理機能,使少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現在一些孩子出現了諸如身體肥胖,心肺功能下降、厭食、惰性等困擾着每個家庭,使其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影響。體適能是好的途徑。

三,訓練結構

  體能課程設計是體能教學的目的性、過程性、科學性與藝術學的統一,不但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而且需要適切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因此它的內容形式主要是各種各樣的跑、五花八門的跳、花樣繁多的投、魅力無窮的球類運動和綜合身體的技能運動,主要三個階段:

  1熱身準備階段。

  2針對六大素質和技能的鍛鍊。體能素質各因素,在人體運動中並不是孤立存在發展的,它們相互影響、促進與制約。所以項目的設計主要是根據這一理念進行的,如下表

  3放鬆運動。少兒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之後,必須要對其進行按摩和語言交流等放鬆活動。對於出現的心理疲勞、心理過度緊張,可以在運動後放一些緩和的、富有節奏的音樂或採用暗示性的放鬆法,對學生進行心理調節。

  四,建議

  教師是組織者,同時必須是參加者。教師要滿腔熱情地投入趣味性體能訓練活動和少兒一起走、跑、跳、投、登、攀、爬等,在行動上感染少兒,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在模仿中學到正確的動作。

  鼓勵孩子們動起來,不在於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爲專業運動員,重要的是讓寶貝們享受運動中的樂趣,提高身體素質,爲將來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摘編:大衆網·日照 https://w.dzwww.com/p/1433856.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