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攝影家的哲學!

簡介:消失的技法,作者:讓·鮑德里亞
learn-anything | 2019年08月28日07:40:45


著作:《消費社會》《物體系》《冷記憶》
  • 他被認爲是知識界的“恐怖主義者”、“後現代主義的大祭司”,他提出的“擬像與仿真”以及“符號價值”的理論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對社會學最重要的發展之一。

  • 並非人喝茶,而是茶喝人
  • 並非你在抽菸,而是菸斗抽你
  • 是書在讀你
  • 是電視再看你
  • 是世界在思考我們
  • 是鏡頭對準我們
  • 是結果在造就我們
  • 是語言在說我們
  • 如此,如此。。。。
  • 是時間在消損我們
  • 是金錢在賺取我們
  • 是死亡在提防我們
  • 是攝影讓我們最接近一個沒有圖像的世界,
  • 也就是說一個只有純粹表象的世界。

  • 照片的個性是固執的,情緒化的,狂迷而自戀的。
  • 這是一種孤獨的活動。攝影圖像是不連貫的,點狀的,不可預見且不可修復的,如某一瞬間事物的狀態一樣。攝影的主體在時間和空間中孤獨狀態與物體的孤獨狀態以及它特有的沉默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 生活本身並沒有絕望透頂,它只是稍微有些令人傷感。在白日的光線裏隱含着某種模糊的東西,像言語那樣有一種捉摸不透的東西,它給事物蒙上一層憂鬱的外表,它來自比我們的無意識或我們的個人歷史還要遙遠的地方。

  • 人們說在泛濫的圖像中真實已經消失。但是人們忘了,在現實的演進中圖像也已漸漸消失。

  • 在任何情況下,問題都是既要在場又要不在場。這恰恰道出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我們既在其中又不在其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