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電影《海上鋼琴師》  影評

“只要你有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不會被人忘記。”

很顯然,這是一個好故事。因爲它從沒被人忘記。

影片以小號手麥克斯孤獨地坐在長長的臺階上講述開始,以他獨自一人走在寥落的街上漸行漸遠的背影結束。看上去,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

麥克斯只是故事的旁白者。整部影片以他回憶的方式,完整呈現了鋼琴藝術家1900的傳奇人生。


      1.故事梗概


弗吉尼亞遊輪上的鍋爐工丹尼,在頭等艙宴會廳的鋼琴上撿到了一個棄嬰。裝棄嬰的籃子上寫着“T. D”的字樣。丹尼堅持認爲是“ThanksDenny”的縮寫。他收養了這個嬰兒,並給他起名爲“1900”.因爲這是1900年的第一個月的第一天。

1900在弗吉尼亞號的鍋爐房裏長到8歲時,丹尼在一次事故中離世,他再次成了孤兒。正是在丹尼海葬的那一刻,1900第一次聽到從頭等艙裏傳來的美妙的音樂聲。

弗吉尼亞號的船長爲了讓1900能過正常人的生活,決定送他去陸地上的孤兒院。然而他們找遍了船上所有的角落,均沒有發現1900. 就在大家差不多已忘記他的時候,22天后的一個夜晚,頭等艙的大廳裏傳來美妙的鋼琴聲。灰頭土臉髒兮兮的1900,正坐在鋼琴前如癡如醉地彈奏着曲子,優美的旋律,陶醉了所有人。沒有人知道他這22天去了哪裏,也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學會彈鋼琴的。

從此,1900在弗吉尼亞遊輪上彈奏鋼琴,往返於歐洲與美國之間,27年,他從沒下過船,從沒踏足過陸地。他在這首遊輪上成長爲優秀的鋼琴師,在頭等艙爲有錢人彈琴,在三等艙爲底層人演奏。他的曲風隨心而動,隨意而泄,指隨情動,情隨樂起。他任意揮灑,靈動自如,無固定章法,不遵規蹈矩,演奏和曲風不羈,自成一派,深受往來旅客的喜愛。更因爲他彈奏指法極快,快如四隻手在同時彈奏,因此聲名遠播,連美國議員都專程上船聽他演奏,連爵士樂巨匠傑利都特意上船與之較量。

所有人都希望他能下船,去全世界巡迴演出,將他的音樂帶給更多的人,名利雙收。但1900始終不肯下船。即使某天,遇到了他生命中怦然心動的第一次愛情,他曾試圖下船去開始新生活。然而內心掙扎後毅然回到船上,直到弗吉尼亞號老朽退役,成爲一艘廢船。最後1900也隨着被炸燬的弗吉尼亞號殉於海底。

 

  2.他是懦夫嗎?


有人說,1900不下船,是害怕和恐懼,他是懦夫,不敢突破自己,甚至選擇與船一起毀滅,是一出人間悲劇。

而我恰恰認爲1900的選擇是一種勇敢。是一種看清生活真相後直面生活的勇敢。

他選擇了在船上與鋼琴爲伴的生活方式,並直面、承擔着自己選擇的結果。每個人的生活是多面體的,選擇什麼樣的生存方式,追求什麼樣的生活本身沒有對錯。自我實現的方式有很多,重要的是,你得看清你到底需要什麼。

1900沒有父母,沒有朋友,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他只擁有鋼琴天賦。

他從鋼琴裏讀懂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他在琴聲裏遨遊遊輪到過的每一個的城市,在音樂的創作流淌裏感知每個季節的變化。

他用鋼琴帶給頭等艙有錢人的感官麻醉,帶給三等艙貧苦人們簡單的快樂。

鋼琴和音樂,他能確定擁有的只有這兩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確幸吧。在他看來,那些虛無縹緲的陸地城市,大大小小的街道,櫛次鱗比的樓房,遠方美麗的姑娘,一棟自己的房子,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一個家,一個女人,幾個孩子,一片窗外的風景,這些,都是上帝的鋼琴。

這架上帝的鋼琴,有成千上萬永遠數不完的琴鍵,在這個無限大的鍵盤上,他根本無法演奏。

一個無限沒有盡頭的世界,是有限的個人,有限的生命,有限的選擇所不能把控和確認的。

他的勇敢在於,他能看清自己所擁有和確定的東西,並把握它。

我們這些生活在陸地上的人,被慾望驅使着,在城市的某個角落營營役役一生,拼盡了全力,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爲根本不知道,幸福是什麼。因爲世界太豐富,太巨大,因爲一切無限,以致於我們對自己的渺小,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願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都如此難以把握。我們怎麼才能決定某一個TA,某一個家,某一種生活方式,某一個職業,某一條道路,怎麼才知道它對於我們而言,是正確的。

誰又能說,1900單純的選擇,不是一種幸福?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能確定和把握的東西是什麼,他無需向別人向世界證明什麼。對於別人和這個世界來說,他是虛無的存在。

他沒有國籍戶籍,沒有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護照,沒有證件,他只需要向自己證明,他來過,生活過。他在感受到大海的怒吼與琴聲的完美融合時,在創作和演奏中獲得生命的圓滿。

他清楚地知道,我是誰。

而我們大部分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什麼纔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在物慾中沉淪,在精神裏貧瘠。

我們吃着碗裏,看着鍋裏。我們住着100平米的房子,暢想住到150平米房子的美好和舒暢。我們開着20萬的車,卻幻想着50萬的車的奢華和舒適。我們有了一個女兒,卻想着有一個兒子才更完美;我們有了一個兒子,卻又覺得有一個女兒更貼心。我們的孩子考了95分,可我們卻責備TA沒考到100分。我們有了1千萬,卻又想着5千萬的日子更自由。我們像陀螺一樣旋轉着,爲逝去的而後悔,爲未知的而擔憂。我們爭先恐後地奔跑着,不敢停,不敢歇,唯恐落在後面,生怕一停下來,就被人趕超,被社會拋棄,被生活恥笑。

大多時候,我們的不安全感往往是因爲捉襟見肘的能力配不上自己驕傲的野心。

於是我們在追趕中囫圇生活,在奔跑中丟失了自我。

我們常常問自己:我是誰?

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去面對自己內心的陰暗部分,或者我們不願意看到的那些東西,害怕面對那些東西被掀開之後的疼痛。害怕自己是渺小無能的。

1900不是神。他也曾疼痛、迷茫過。他數次透過眩窗孤獨的眼神,讓我心疼。

他跑到船上的機房給陌生女子打電話,想訴說自己的孤獨和恐懼;他給賽馬場打電話,想知道“媽媽”(丹尼在他小時候跟他說,媽媽是一匹賽馬)參賽了沒有;當愛情來臨時,他也想過去嘗試這世間美好的情感,去愛一個姑娘,去過另一種生活。

他決心下船,去接受那個更大的世界。但當他與大家一一深情告別、走到旋梯的中間時 ,望着對面紐約這個巨大的城市,無數條繁華的街道,看到城市高樓上的每一扇窗口,他脫下頭上的帽子,將它拋向海里。他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船上。

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後,他明白自己不具備應對那個大世界的能力,那個世界旅途太長, 香水太濃。他突破不了自己的侷限,不想在繁雜的世界裏踉蹌苟且。明白鋼琴纔是他唯一能駕馭的,自己唯有在鋼琴面前,才能優雅從容。

他的生活不在別處。

他的勇敢在於,穿過迷霧,看清真相,活得通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勇者,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多年過去,人們已經將他遺忘。弗吉尼亞號也成了一首廢船。只有曾經在船上與他一起工作演奏的小號手麥克斯記得他。

當麥克斯得知弗吉尼亞號即將被炸燬時,他突破阻礙,千方百計地上船,在那條破爛不堪的猶如墓地一般的廢船上,用1900曾經演奏的鋼琴曲引出1900,企圖說服他下船。但1900仍然拒絕下船,他寧願赴死。

1900說,當年我決定下船時,卻最終停在了旋梯的中間,沒有走下去。我在旋梯上停下來,不是因爲我突然看見了什麼,而是因爲我看不見什麼。我看不見連綿不絕的城市的盡頭,我看不到世界的盡頭。只有船上這架88個琴鍵的鋼琴,是我可以觸摸的夢想,永遠不會超出船頭的夢想。我可以在這有限的鋼琴上,感受到無限的快樂。

他說:我永遠離不開這條船,我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份從容赴死的平靜和豁達,是一個過盡千帆後的勇者纔有的姿態。

它越過時間,越過遺忘,抵達自我的永恆。



3.生活的真相在於,悅納自我。


這就是1900的自我實現吧。

這是一種深刻的接納,是對自我身份的完全認同。

你接納了你的生命狀態,不和這個狀態較勁,這時,你才能穿越生活的真相,獲得生命的饋贈。

我們不敢讓自己的生活不完美,我們什麼都想要。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比別人更強的人生,得到的卻是持續不斷的焦慮和不安。

法國人文主義作家蒙田曾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

認識自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生來就與別人不同。但如果不能接納真實、不完美的自己,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接納人生的殘缺性,認清自己“我是誰”,或許是我們將生活過得更好的唯一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