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學本質是幼稚的

以下摘自劉慈欣2001年銀河獎的獲獎演說。

科幻文學從本質上說是幼稚的,它所要表現的,是童年時代的人類,面對廣漠深邃的宇宙所產生的好奇和恐懼,以及探索的衝動。在這樣的一個宇宙面前,人類的科學和哲學都很幼稚,科幻是表現這兩者的唯一一個文學形式,浸透着稚氣也就不奇怪了。未來人類的科學發展到極致,宇宙的一切毫髮畢現之日,也就是科幻消亡之時。

目前在國內科幻界,面對中國科幻的幼稚,大家都羨幕美國科幻的成人讀者羣,並把這看做是科幻文學成熟的標誌之一。但要知道,成人之後就是老年,老年之後就是死亡。當今美國科幻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影視的繁榮,這些科幻影視仍在延續黃金時代的風格。而當今美國的科幻文學已露出了深深的暮氣,作品用複雜的技巧表現晦澀的隱喻,全無黃金時代的朝氣與活力,近年來許多頂峯之作已透出了死亡的氣息。現在,美國25歲以下的人已基本上不讀科幻小說了。我實在看不出這種局面有什麼可羨幕的。

我們最應該羨幕的是自己,現在,國內的科幻讀者都是八九點鐘的太陽,甚至是六七點鐘的太陽,中國科幻面對的是一個充滿青春與希望的市場,這正是我們這些科幻人信心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幼稚真算不了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