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有效學習的高手:2. 不談興趣,用任務驅動學習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請訪問我的GitHub博客

上一節,我們瞭解瞭如何根據學習對象,選擇自然主義還是結構主義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將學習目標拆碎,針對細節進行反覆練習。以及要根據困惑和問題進行學習,最終將知識鏈接到知識結構中。

這一節的目標是讓你忘了用興趣驅動學習,而是選擇更適合成年人的,用任務驅動學習。

成年人不需培養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雖然沒錯,但我們一生中碰到的,能夠讓自己喜歡的有多少呢?恐怕並不多吧,如果說一件事情自己並不喜歡,卻硬要培養出興趣,這是十分困難的。

但如果拋開興趣不談,我們是否能找到其他學習的動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人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追尋一些回報。就像在玩遊戲的時候,遊戲設計者會設置各種任務,讓你欲罷不能,而刷任務很多時候並不出於你的興趣,而是一種目標。

人們做事的驅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種是內部驅動,比如興趣,以及虛榮心等等。另一種是來自外部的驅動,也就是完成任務之後獲得的獎勵。

既然尋找興趣很難,那麼我們索性放棄用興趣驅動學習,而是用任務驅動學習。

如何尋找任務呢?其實生活中任務到處都是,生活中的任務驅動,工作中的職業強迫,以教爲學都是任務。

生活中的任務驅動

試想一下如果你出國去留學,人生地不熟,飯菜也十分不合口味。那麼你爲了吃上可口的飯菜,哪怕對做飯毫無興趣,也會很有學習做飯的動力

又或者從前都是媽媽幫忙洗衣服,突然離開家讀大學或者工作,那麼即使你對洗衣服再反感,也不得不學着自己洗衣服。

這些都是生活給你製造的任務,無論你願不願意,最終都會完成他們。

工作中的職業強迫

另一種效果更好的任務驅動,就是職業強迫,也就是工作中被賦予的任務。

例如同樣是學攝影,一般的攝影愛好者的水平肯定比不上在報社工作的圖片新聞記者。因爲記者是有任務的。因此如果你有一個職業機會,練成相應技能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但職業強迫並不意味着你一定要有一份工作,而是藉着有一個職業強迫帶來的練習效果,你可以假想有一個職業強迫帶來的任務驅動。

你在心態上可以有一種自覺,自己聘請自己,無論你在生活當中做任何事情都要這樣做。

比如你想學習編程,如果只是買一本教材來看書,學習效率是很低的。你可以自己聘請自己,比如做請自己做一個網站,這就是一個十分清晰的目標。然後你就可以帶着這個任務開始邊幹邊學。這樣比完全不知道學完變成要幹什麼,非要硬着頭皮學習效率高得多。

以教爲學

如果你覺得職業強迫並不適合自己,或者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爲自己樹立職業強迫目標,你也可以試着將所學的東西製作成教程,這樣你就有了一個十分明確的目標。

以教爲學,一方面可以是自己對自己設置的一個任務,設定的一個目標,解決了任務驅動的問題。另一方面,以教爲學,其實會讓你學的更好。

以我自己寫教程的經驗而言,要能夠寫出一份合格的教程,在輸入和輸出兩方面都必須把握好。

首先,必須要對所寫的內容充分地理解掌握。其次,要能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將理解的內容表達出來,儘量做到讀者容易理解,而且沒有錯誤。

而第二步表達的基礎就在於第一步充分理解,也就是說,自己不能再像學習時一樣,碰到一知半解的地方可以偷懶或者暫時跳過。在我自己寫教程的時候,經常爲了一句話能夠描述準確,要花一兩個小時查閱文檔和相關資料。但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輸出時,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儘量用自己的語言,儘量不參考或者照搬教科書中的語言,雖然那樣會顯得很專業,但實際上會增加讀者的認知難度,並且也代表了自己實際上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小結

成年人要放棄學習需要有興趣的想法,而是要用任務來驅動學習,任務可以分爲三類:

  1. 生活中的任務驅動
  2. 工作中的職業強迫
  3. 以教爲學

通過上面三種方法爲自己製造任務,貫徹高效學習,而其中以教爲學是效果最好的。

下一節我們將主要談談如何戰勝拖延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