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測試杯子,引發的思考

​ 看到這個題目,是不是很熟悉,在測試面試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這樣的面試問題,那麼咱們就來分析分析如何測試?

明確測試物品

​ 如果是在面試當中,面試官臨時給你一個杯子,通常是“一次性紙杯、塑料”,些都是已經確定了的測試物品。那麼如果沒有給出明確測試物品,那麼你要如何測試呢?遇到這種比較寬泛的測試,你需要逐步細化,一步步的細化你要測試的物品,如果你不明確你的測試物品,那麼你就沒有辦法進行測試。所以在接到類似如:

  • 測試杯子?
  • 測試球?
  • 測試筆?

​ 這樣比較寬泛定義的東西,你要逐步細化,明確你測試到底是個什麼物品?如果這一步沒有明確,那麼你的測試沒法開展,這些測試東西,可以和相關方逐步商定。如果是面試題,那麼你需要注意,你可以自己假設一個明確的測試物品,來進行分析,然後在面試官提問時,來簡述你的觀點。

​ 所以在進行測試前,一定要明確你要測試的物品是什麼,只有知道了是什麼,你才能選擇對應的方法和工具進行測試。

確認測試介入階段

​ 不同階段,測試的方法和工具是不同的,需要明確你測試物品的介入階段。還以杯子爲例,我簡單的把它分爲如下階段,可能這個分的階段有誤。

概念階段

​ 概念階段,這階段是這個產品只是個概念,沒有明確的外形、功能、面向的用戶羣體。那麼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怎麼測試呢?這個階段,我們只能引導團隊成員,來逐步細化、分解概念,把一些抽象化的東西進行實體化。然後對這個實體化的東西,進行分解,來獲取相關方確定的需求,對這些需求再進行分解,分解成一個個可測試的點。舉例說明:我要生產一種漂亮實用的杯子。

  • 漂亮?這個詞太抽象,什麼樣的杯子算漂亮,每個人的審美觀是不一樣的,可以讓相關方舉例說明,給定一些參考值,根據這些參考值,下去繼續細化,設計一個模型,來獲取相關方滿意。一些原型設計圖,就能起到這樣的東西,把用戶抽象的東西實體化。
  • 實用?這個詞和漂亮一樣,也抽象。什麼算實用?這些也需要和用戶商定,明確杯子的主要使用場景、主要使用用戶、主要功能是什麼,只有明確了這些,你的測試場景和測試點就有了。
  • 杯子?杯子類型又很對,如玻璃杯、塑料杯和鋼杯等等。要確定杯子使用的材質,因爲不同的材質,又不同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指標,所以這一步是比較關鍵的。

​ 把抽象化的東西實體化之後,那麼就可以通過分解這些實體化的東西,獲取相關的測試點。以最後一個爲例,如果我們選擇的材質是玻璃,那就需要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制度,瞭解目前哪些玻璃符合這些政策?這裏面的政策制度就是測試輸入,可以提取相關的測試點,通過一些測試工具來獲取一些數據,最後和政策中的指標進行對比,來判斷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 所以在概念階段,關注點是用什麼材料製造什麼用途的東西,這屬於最核心的東西,一旦這些定位偏差,那麼後續所有工作都白費。這給階段,我們可以測試 東西有,模型圖、國家政策指標、相關文檔等方面的靜態走查,來確定文檔沒有出現錯別字、或者描述性錯誤。

設計和實現階段

​ 在該階段,會有一些明確的設計文檔,比較清晰的定義出產品的功能、外形、使用羣體、使用場景等。測試人員基於這些文本信息,提出出對應的測試點,這個過程會涉及到常用的一些測試分析方法如“等價類、邊界值、判定表、因果圖”等等。

​ 在這個階段,需要根據相關產品文檔,提取測試點、編寫測試思路、評審測試思路、編寫測試用例、測試執行、缺陷跟蹤、測試報告。這裏需要對產品進行各種測試,來確保實現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滿足質量指標、滿足質量政策指標、滿足一些安全指標。

​ 這個階段,測試比較集中,測試類型多樣。測試類型如下: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UAT測試、界面展示、功能、探索性測試、安全測試、兼容性測試等。每種測試類型,測試界面都是不同的。

​ 至於各種測試類型的測試輸入、測試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測試輸出,都沒法固化,因爲測試的產品都是獨特的,但測試方法可以借鑑類比。這裏對於測試類型不做講解,網上可以查詢到。

產品上市

​ 產品測試完成,通過用戶驗收之後,項目結束之後。產品進入市場,用於可以在市場看見,併購買。在這個階段,我們能看見一個完整的產品,會帶有包裝盒、產品說明數、質量合格證等相關證書。

​ 在這個階段,測試也就結束,用戶發現的產品缺陷,都是一些外部成本,這些成本可能影響產品的口碑、使用體驗、收益等,這些缺陷的影響和修復成本是比較大的。對於一些嚴重缺陷,那麼需要修復,修復完成之後,要進行測試,來確保修改的缺陷不會影響原有功能,也要確保缺陷修改完成,滿足用戶預期。

​ 在這個階段,測試基本結束,除了產品出現問題,需要在維護之後,測試人員校驗一下。

測試杯子

​ 在明確了測試物品、測試接入階段,那麼就可以針對性的對杯子進行測試,通過獲取測試過程中的數據和預期結果比對,來判斷測試是通過還是失敗。

​ 在面試過程中,其實你看見的杯子,都是經過質量保證的產品,也就是已經上市的產品。這個階段,我們關注點是質量合格證、質量說明書、杯子有沒有使用過、有沒有裂紋,這些一些外觀和說明書類的東西。但如果你要這樣說,那可不是面試官想聽到的結果。

面試官想聽的是設計和實現階段,你如何對杯子進行測試?以玻璃杯爲例這裏說明下:

  • 外觀檢查(界面測試)

    明確產品外觀符合用戶漂亮的要求。

  • 功能測試

    明確杯子的功能,滿足用戶功能要求。

    1. 能裝哪些物質。
    2. 能裝多少物質。
    3. 用戶要求的特定功能,如保溫、防摔、防高溫、隔熱等。
  • 易用性測試

    ​ 這個杯子好不好用。可以把這些杯子分發給沒有使用過的用戶,調查一下他們的使用情況,來了解這個杯子易用性。

  • 可移植性測試

    ​ 這裏針對的是杯子是否便於攜帶。針對軟件,可以看軟件從一個環境移植到另一套環境,系統能夠正常使用。

  • 兼容性測試

    ​ 杯子在不同環境下,都能夠正常使用。如這杯子在非洲和亞洲,使用方法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偏差。針對軟件而言,軟件在不同瀏覽器、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移動設備,相同功能界面展示、功能使用應該是一致的。

  • 防摔測試

    杯子從不同高度下墜落,測試玻璃破碎的高度。以及在這個高度下,摔幾次纔會完全破碎。

  • 安全測試

    確定安全測試指標,如玻璃杯破碎之後,玻璃鋒利程度,可能會劃傷人。

​ 這裏給出這些類型,還有其他類型的,這裏不給出一一列舉。

總結

​ 在接觸一個自己不清楚、不熟悉的物品時,就可參照上面的來做。

​ 首先你要了解這個產品是什麼,例如可以問如下五個問題:

  • 它的主要功能
  • 它主要使用場景
  • 用哪些技術使用了它
  • 它的產生會帶來哪些影響

​ 你只有瞭解了這產品,你纔有更多的切入面來細化分解它。把一個不熟悉的產品,細化分解,然後使用類比,把和自己屬性的物品關聯,來突破未知壁壘。

​ 其次,瞭解他們想讓你做什麼。只有確認好需求之後,確定好自己要做什麼,那麼才能對陣下藥,找到自己的着力點,重點突擊。

最後,確定完需求,知道自己做什麼之後,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工具來輔助完成所需工作。俗話說“工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