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后还可做码农吗?

IT行业的人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40岁了还在写代码,是不是没有前途了?
的确,在国内别说40,过了35,就很难找到码农的岗位了,裁员的消息最近也不少,但社会并没有那么多的可供转型管理岗位,而且码农转向管理,一是浪费,二是往往很难称心,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据说在国外,很多人写代码一直到退休,C/C++写到 object-c,从 java 写到 lua,乐在其中,享受得很。
为什么国内就不行呢?
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的人加入讨论,提出见解。
一、写代码不一定是年轻人的事情,国内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把码农当做了简单的劳动力使用,就像搬砖,50岁的人一定干不过20岁的小伙子。
二、IT是个技术日新月异的行业,国内IT届喜欢跟风,什么新的来什么,35之前码农加班加点,35后再回头来学习新技术,明显不如20后刚毕业的人。
三、就像学医,之所以越老越值钱,是因为大家相信经验的积累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医疗的工具日新月异,老一辈未必能掌握,但大家依然相信老医生治好的病历。

所以,40后继续做码农,并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摆正心态。
一、关注业务,IT只是一种工具,只要你能提供价值,没有人会关心你是多大,
二、IT不能老把自己放在码农的地位,不能一心只满足做一个螺丝钉,一边做一边要总结,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积累下来。
三、现在的IT工具其实是越来越简单,会C++,不如也多接触java、Python,用新的工具,不断提高自己实现目标的效率。
四、最关键的,我觉得IT人员如果热爱编码,那么一定不要把自己变成码农,而要变成一种兴趣,做出自己的产品而不是永远处于一个打工者的心态。
五、有可能不要太宅,加入一些IT的圈子,了解社会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编码的语言。

当然,如果有机会转向产品经理转向项目经理转向IT架构师转向IT咨询顾问,都不失为一些好的发展。

最后一句话,发现自己的兴趣,不要满足于打工者的码农,未雨绸缪,IT总会有生机。现在80后的IT都已经加入了这个序列,欢迎抛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