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然後知不足,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聽了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第二實驗學校教學科研中心副主任王思思老師《跨學科視野下的自然筆記》耳目一新。統整項目課程、自然筆記、大概念……這些詞語都是我第一次聽到的,感覺自己太落伍了,再不努力學習定會被同仁們遠遠甩在後面。幸好參加了興成長計劃學習,使我的短板得到彌補。


      從學習中我瞭解到開展跨學科課程就是從多學科角度出發,跨學科合作,知識共構。自然筆記是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將分散的事實、經驗、知識和技能聯結成爲整體,並且賦予它們意義的概念,原則或理論。它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心”概念,持續關注與普適認同的價值,可與其他學科和主題以大概念進行鏈接,能有效地連接學科內容的知識、技能和概念,知道教學設計是不能簡單的照本宣科,要解構、綜合後再理解。大概念是跨學科課程設計的基石和地標。


      爲什麼要做跨學科自然筆記?首先是學生興趣得到充分調動,其次是主題豐富,是共同關注的問題,符合課程標準,能夠在學科內或跨學科進行有效連接。跨學科學習和PBL項目學習,使學生置身真實情境,解決真問題。

      瞭解了這些我便急於去完成老師佈置的打卡作業,思維導圖自己沒有接觸過,在下載了思思老師推存的“XMind”APP後,自己嘗試製作近一個小時也沒弄明白,無奈之下請教了張紅秋老師,在她的耐心指導下我學會了怎樣製作思維導圖,在此道一聲謝謝!

      高興之餘我又開始做打卡作業《貼春聯探究課程設計》思維導圖,終於將思維導圖製作出來了,卻發現自己製作的和打卡圈內夥伴們製作的不一樣。仔細研讀打卡作業要求,再次回看課程內容才知道由於自己的粗心沒把“自然筆記”“跨學科自然筆記課程”概念理解好,以爲是跨學科整合就可以了。

     

     



      於是我又重新制作了《會飛的蒲公英》探究課程設計思維導圖。下面澄清一下概念,以免夥伴們也犯我同樣的錯誤。自然筆記課程簡介:自然筆記就是採用圖畫,文字等形式有規律的,類似日記的形式對身邊的大自然進行記錄。“跨學科自然筆記課程”是由美術、科學、語文等多學科教師協同設計與實施教學的跨學科學習課程。課程以美術繪畫作爲基礎,科學實驗活動爲支撐,語文閱讀寫作作爲鋪墊,依託信息技術手段,基於學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旨在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自主學習能力等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



      下面將我製作的不成熟的思維導圖上傳,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點評和指正,虛心向你們學習 !

   

 

數字時代各學科的教學不再是單一的、孤立的,多學科整合、跨學科教學符合時代發展規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工合作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掌握本學科知識,還要涉獵其他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教師多溝通交流,重建知識結構,這樣才能達到多學科融合、跨學科教學。在以後教學中我將摸索實踐,雖然心生畏懼,但是我將堅持走下去。愛我所愛,盡我所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