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听了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副主任王思思老师《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耳目一新。统整项目课程、自然笔记、大概念……这些词语都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感觉自己太落伍了,再不努力学习定会被同仁们远远甩在后面。幸好参加了兴成长计划学习,使我的短板得到弥补。


      从学习中我了解到开展跨学科课程就是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跨学科合作,知识共构。自然笔记是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将分散的事实、经验、知识和技能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原则或理论。它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心”概念,持续关注与普适认同的价值,可与其他学科和主题以大概念进行链接,能有效地连接学科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概念,知道教学设计是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要解构、综合后再理解。大概念是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基石和地标。


      为什么要做跨学科自然笔记?首先是学生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其次是主题丰富,是共同关注的问题,符合课程标准,能够在学科内或跨学科进行有效连接。跨学科学习和PBL项目学习,使学生置身真实情境,解决真问题。

      了解了这些我便急于去完成老师布置的打卡作业,思维导图自己没有接触过,在下载了思思老师推存的“XMind”APP后,自己尝试制作近一个小时也没弄明白,无奈之下请教了张红秋老师,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怎样制作思维导图,在此道一声谢谢!

      高兴之余我又开始做打卡作业《贴春联探究课程设计》思维导图,终于将思维导图制作出来了,却发现自己制作的和打卡圈内伙伴们制作的不一样。仔细研读打卡作业要求,再次回看课程内容才知道由于自己的粗心没把“自然笔记”“跨学科自然笔记课程”概念理解好,以为是跨学科整合就可以了。

     

     



      于是我又重新制作了《会飞的蒲公英》探究课程设计思维导图。下面澄清一下概念,以免伙伴们也犯我同样的错误。自然笔记课程简介:自然笔记就是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有规律的,类似日记的形式对身边的大自然进行记录。“跨学科自然笔记课程”是由美术、科学、语文等多学科教师协同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跨学科学习课程。课程以美术绘画作为基础,科学实验活动为支撑,语文阅读写作作为铺垫,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基于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下面将我制作的不成熟的思维导图上传,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点评和指正,虚心向你们学习 !

   

 

数字时代各学科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孤立的,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教学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合作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知识,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教师多沟通交流,重建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达到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教学。在以后教学中我将摸索实践,虽然心生畏惧,但是我将坚持走下去。爱我所爱,尽我所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