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HTTP頭部

Accept: 允許哪些媒體類型。 Accept-Charset: 允許哪些字符集。 Accept-Encoding: 允許哪些編碼。 Accept-Language: 允許哪些語言。 Cache-Control: 緩存策略,如no-cache,詳見官方文檔。 Connection: 連接選項,例如是否允許代理。 Host: 請求的主機。 If-None-Match: 判斷請求實體的Etag是否包含在If-None-Match中,如果包含,則返回304,使用緩存,見Etag。 If-Modified-Since: 判斷修改時間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使用緩存,。 、 If-Match: 與If-None-Match相反。 If-Unmodified-Since: 與If-Modified-Since相反。 Referer: 表明這個請求發起的源頭。 User-Agent: 這個大家相信應該很熟悉了,就是經常用來做瀏覽器檢測的userAgent。 Cache-Control: 緩存策略,如max-age:100,詳見官方文檔。 Connection: 連接選項,例如是否允許代理。 Content-Encoding: 返回內容的編碼,如gzip。 Content-Language: 返回內容的語言。 Content-Length: 返回內容的字節長度。 Content-Type: 返回內容的媒體類型,如text/html。 Data: 返回時間。 Etag: entity tag,實體標籤,給每個實體生成一個單獨的值,用於客戶端緩存,與If-None-Match配合使用。 Expires: 設置緩存過期時間,Cache-Control也會相應變化。 Last-Modified: 最近修改時間,用於客戶端緩存,與If-Modified-Since配合使用。 Pragma: 似乎和Cache-Control差不多,用於舊的瀏覽器。 Server: 服務器信息。 Vary: WEB服務器用該頭部的內容告訴 Cache 服務器,在什麼條件下才能用本響應所返回的對象響應後續的請求。假如源WEB服務器在接到第一個請求消息時,其響應消息的頭部爲:Content-Encoding: gzip; Vary: Content-Encoding那麼 Cache 服務器會分析後續請求消息的頭部,檢查其 Accept-Encoding,是否跟先前響應的 Vary 頭部值一致,即是否使用相同的內容編碼方法,這樣就可以防止 Cache 服務器用自己 Cache 裏面壓縮後的實體響應給不具備解壓能力的瀏覽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