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OpenStack沒活成“輿論中心”的樣子

過去幾年,OpenStack總是會因爲各種原因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因爲以Kubernetes爲基礎的雲原生的生態日趨完善,OpenStack的項目定位也被頻繁討論,但它確實已經運行了上千萬計算核心,最新發布的Train版本吸引了165個組織和企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採用OpenStack Magnum託管了500個Kubernetes集羣。如今的OpenStack,是值得開發者關注的狀態嗎?InfoQ有幸在開源基礎設施峯會(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 )的現場與多位OpenStack基金會成員進行了對話,瞭解該項目的生存狀態。

OpenStack,還好嗎?

前不久,SUSE宣佈退出OpenStack基金會的會員席位,本來只是一次正常的調整,畢竟任何組織的成員都會出現更換,但這一調整還是迅速被媒體捕捉,並再次讓OpenStack項目成爲了輿論中心。

在OpenStack首席運營官Mark Collier看來,OpenStack是一個多元的社區,目前有65個組織和企業在獻策獻力。整個社區處於非常具有彈性和應變能力的生態環境。因此,退出和新鮮血液(卓朗崑崙雲已經成爲新的黃金會員)的加入都很正常,有人增加對社區的投資,有人可能一時之間減少了投資,但社區將會始終保持應變能力向前發展,也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會。他相信,整個社區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因爲具有這樣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單就實踐應用來看,OpenStack確實變得有些“無聊”,因爲該項目現今已經足夠成熟,並得到了大規模應用。比如,歐洲核研究中心CERN目前內部有超過500個不同的Kubernetes集羣,底層主要基於OpenStack運行;基於OpenStack進行二次開發的騰訊雲TStack已經應用於工業、醫療、零售、教育、政務等多個領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同樣基於OpenStack搭建了自己的雲平臺。

OpenStack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表示,中國的個體貢獻者在OpenStack基金會全球社區成員中位列第三,其中包括基金會託管和試運行的開源基礎設施項目(Airship、Kata Containers、OpenStack、StarlingX和Zuul)的用戶和貢獻者。社區內的中國貢獻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規模大,用例多。由於如今的OpenStack技術平臺比較成熟,所以很多應用都集中在生產方面。五年前,當OpenStack還在發展階段,很多應用都集中在開發方面,而非生產。如今,中國大部分應用都在大規模生產實踐層面,這對未來OpenStack生態系統的用例會有很大擴充。

騰訊雲副總裁吳凱華補充道,首先,過去一年,騰訊在客戶機房中發佈了大量OpenStack,並且規模已經達到上千;其次,中國的使用場景最爲豐富,很多OpenStack不是跑在X86芯片上,而是跑在ARM芯片上;從節能、環保和其他因素來說,目前中國已經有不少基於Airship的OpenStack在生產環境中使用,這也是其他地區不常見的。

中國的企業和組織基於上雲和多雲訴求,所以對開源技術的擁抱程度非常快,技術人員會很樂意學習和參與到新技術的試用、採用和實驗過程,新的應用場景和技術會先涌現出來,這是目前在中國市場和社區比較獨特的情況。

作爲一個開源的雲操作系統,OpenStack的發展與全球的開源和雲計算環境同樣息息相關。近幾年,開源社區開放合作和創新成爲主流模式,開源技術憑藉開放性、低成本、靈活性、安全性等特點和優勢已成爲技術創新開發的主流模式。信息系統的構建過程中引入開源軟件已經成爲常態。據全球開發者調查報告,97%的軟件開發者在軟件編程中會調用開源組件。開源軟件應用已成爲一種趨勢。

截至2019年,開源代碼託管GitHub上有9600多萬個庫,比去年增長了40%以上,其中,雲計算領域開源軟件覆蓋虛擬化、虛擬化管理、容器等多個細分領域,以OpenStack等爲代表的雲計算開源技術應用廣泛。

與Kubernetes的關係

當雲上的平臺層被 Kubernetes 項目逐步統一之後,過去長期糾結在應用編排、調度與資源管理上裹足不前的 PaaS 項目得到了生產力的全面釋放。相比於 Docker 體系以“單一容器”爲核心的應用定義方式,Kubernetes 項目則提出了一整套容器化設計模式和對應的控制模型,從而明確瞭如何真正以容器爲核心構建能夠真正跟開發者對接起來的應用交付和開發範式。

一時之間,Kubernetes的崛起讓很多項目的發展受到了影響,或正面或負面。對於被頻繁擡到輿論中心的OpenStack項目,很多開發者認爲其會受到kubernetes的衝擊而出現部署率下降的情況。根據451研究機構今年9月發佈的市場監測報告:

大型企業用戶在快速增長的OpenStack亞太市場中發揮着關鍵性作用,預計未來四年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將增長36%,在2023年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77億美元,其中亞太市場約佔三分之一。

採訪中,Mark Collier表示,其實一開始,OpenStack就是從容器編排起步的,之後開發了一系列工具,慢慢走向成熟。對用戶或開源開發者來說,該項目不斷集成最先進、最成熟的技術,比如邊緣計算、AI等。過去幾年,OpenStack開發了Airship以及一系列應用。在整個生態系統和平臺上,有些開發者可能只對Airship感興趣,有些只對Kubernetes有興趣,通過進一步整合,容器集羣部署的服務Magnum項目出現,並受到了開發者的歡迎。

所以,只要是和雲計算相關的優秀技術,都在OpenStack基金會的考量範圍內。基金會將對這些項目進行集成,根據初心進行發展,一定會打造更多強大的工具和應用。

對此,吳凱華認爲,OpenStack與Kubernetes一定是並存的關係,OpenStack這一類產品更多是對底層硬件資源的虛擬化和管理,實現彈性,而Kubernetes這樣的編排器和容器技術更多是對上層應用的支持。根據實踐經驗,吳凱華認爲,目前雲計算的發展已經從第一階段的“資源上雲”過渡到了第二階段的“應用上雲/業務上雲”,以前考慮更多的是把部署在物理服務器的服務應用部署到虛擬機,現在比較火的是雲原生概念,對應用進行編排,使其更好地跑在K8s之上,兩者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是並存的狀態。

開發者值得關注的技術演進

九年前,OpenStack項目剛剛起步,一路走來成長非常迅速。OpenStack可用於控制整個數據中心的海量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百度、中國移動、中國鐵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銀聯、中國郵政銀行和中國國家電網等企業都在大規模應用該項目。該軟件的最新版本OpenStack Train於10月16日正式發佈,最新版本中的近3,000次代碼更改來自中國上游貢獻者,在165個國家的貢獻度中位列第二,來自中國的個體貢獻者共有150多名。

此外,社區生態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比如Kata Containers,一個致力於構建輕量級虛擬機的開源容器運行時,這些虛擬機的感知和執行方式類似於容器,同時採用硬件虛擬化技術作爲第二層防禦機制,提供更強的工作負載隔離;Zuul,一個驅動持續集成、交付和部署系統的程序,重點聚焦路由網關和自動化測試服務;Airship,通過集成OpenStack和Kubernetes技術來解決用戶的大規模基礎設施需求,Airship是一組可提供聲明式自動化雲部署的鬆散耦合、可交互操作的開源工具。StarlingX,在邊緣計算場景下集成OpenStack和Kubernetes,StarlingX是一個完整的雲基礎設施軟件堆棧,適用於要求最嚴苛的工業物聯網、電信、視頻傳輸和其他超低延遲用例中的邊緣應用程序。

不難看出,OpenStack進展至今已經足夠成熟,雖然改進和優化還在不斷進行中,但對於開發者而言,值得關注的演進還有哪些呢?Jonathan Bryce表示,OpenStack基金會一直致力於將關鍵的科技融入平臺之中,比如AI、容器、大數據等。所以,對基金會來說,開發軟件非常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將最佳實踐、科技進展結合到平臺上,進一步推動開源社區的發展,包括OpenStack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GPU加速器、5G、金融行業的整合等。關於OpenStack在未來發展過程中,5G和人工智能肯定會是非常重點關注的領域。

前沿的技術趨勢是開發者最爲感興趣的話題,但也不要忘了基礎設施的作用。在Jonathan Bryce看來,GPU加速器可以有1個,也可以有5個、10個,數量的增加會大大提升數據處理的效率,但如果提升到上千個加速器規模,就需要在基礎設施端加強部署和支持能力。

未來,OpenStack除了關注最新技術之外,還希望能夠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有更多發展,爲未來大規模的新技術應用做好準備,比如算力更好地承載人工智能的某些關鍵領域等,這就是OpenStack基金會的關注重點。

結束語

在峯會現場,OpenStack基金會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代表宣佈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以不斷完善OpenStack軟件在中國市場的新興技術、評估和認證,這應該會讓更多中國企業和組織願意嘗試這一開源項目。

最終,OpenStack沒活成“輿論中心”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