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连篇数据中台(一):透过中台看数据中台

发生在某个周末的对话,与一个有了几轮公司老板对话。
他开门见山的提了一个问题:“想问一个问题, 我想搞一个数据中台。”
我惊了一下问到:“啥?搞数据中台?没烧坏吧?”

“那想搞这个这个数据中台的目的是啥?是要支撑业务,还是在融资上搞啥?”
老板:“现在这个中台很火啊,我们也想搞一下。搞个数据中台、再搞个运营中台,未来面向xxx这个群体,就是一个saas。”
我:“你真有钱,其它中台不好说,但是数据中台我认为就公司目前的这个业务情况,还在初级阶段,业务一直在快速奔跑,组织结构还没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另外从中台的难度上来讲,在产品、架构规划等方面强调的是服务、组件化、业务抽象等方面,其天然的起点已经比普通业务形态与产品有数量级的差异。业务的快速频繁变化,如何让中台来做沉淀?当心中台的不完善拖累业务,搬不动这块铁,把自己砸晕了。个人建议,抛开所有概念,就围绕自己的要解决问题,解析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型到分析模型,在 围绕分析模型来看如何做埋点与数据拼图,用数仓的方式,数据平台的实施来支撑好自己。”
老板: “那你帮我出一个方案吧。”
“我#¥%……&*()——”

过几天,类似的对话,还是持续着, 只是换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公司。让自己陷入一个沉思,自己2019年中旬离开一家大航母后,到现在半年时间尝试去推动一个数据中台化,其中遇到了各种有意思的问题,期间花了漫长时间来盘点问题并尝试寻找一种适合的演进方案。

但是发现,一般的一上来就喊中台化的基本都是死的很惨, 用演进的办法来做实施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结合自己这几个月在从对中台的实施中实际情况来看到以及遇到的问题,引出来了想把之前的对于数据中台的想法来做一个呈现与分享。

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企业没有自己数据平&中台,或一个人不知道数据平台&中台等都有点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线下各种分享、线上各种视频与文章,完全的充斥着数据平台/中台的建设成功的案例。

一个企业构建一个数据平台是否已经标志着企业的数据应用能力就完全上一个新的台阶呢? 或许不是绝对,与一些企业管理者沟通起来得到的信息就是成本太高,如何节省成本。

从数据平台大的方向是没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因为细节的缘故会让数据平台反复建设很多遍,来一波建设一波。

数据平台建设是企业数据体系建设的基础, 搜集好的数据需要产生价值。数据的搜集、存储、显示、产生价值是一个链路,相辅相成的。 一个公司如何想实施好一个数据体系,是需要从数据、产品、工具、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来共同实施与落地才能完全做好的。

非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一个营销方案可能需要几个礼拜到几个月,是企业为中心,生产为向导的模式,但是现在变为市场为中心,又再变为客户&用户为向导的持续规模化。企业的业务响应能力和规模化的创新能力,是区别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综合能力的。 企业拥抱这样的变化就意味着业务必须逐步完全信息化,对客户的触达方式也极具的缩短,中间所有的数据记录模式也发生信息化的变化。

业务数据结构变化,由传统企业的单纯文本,结构化数据转为非结构化的声音、视频、日志、定位信息等。

企业有成千上万,不同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对于上数据建设的意愿度与驱动力也是不同,有的企业还在准备上马数据仓库,有的已经建立自己比较完善的数据平台, 而大厂、准大厂已经数据中台化,也或是走在中台化的路上。

相信每位老板、每位数据建设者在面对数据仓库、数据平台、数据中台这个宏大的多概念混洗在一起时,会是一种怎么样万马奔腾。在实施的过程中到底使用什么方法论? 仓库、平台、中台到底有什么区别?

当还在为在实施数据仓库、一套BI的时候;结果有数据平台,当还在努力为了数据平台而在投入资源实施时,风起了数据中台。不管三七二十一,抢先发布博人眼球甚是“高大上“全套解决新概念,随着阿里的中台战略以及邓中华的神一般的指导中台问世后,到现在各种培训都来了,如“中台产品经理”、 “实施中台战略”、 “如何实施中台” 。甚至在一些数据产品经理群里还会有招聘数据中台产品经理。

与外界不同企业交流时我也被提问到了好多次: 如何要上数据中台的、该怎么做、要不要上数据中台?什么情况下上数据中台?数据中台与数据平台有啥区别?一年的时间能把数据中台实施完毕吗?

在开始“鬼话数据中台”之前,我们先回到企业上数据的基本上来。企业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数据管理体系,到底要什么样的功能、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需要根据什么原则去设计与实施?

总结下来,公司尝试在做一个非常强大数据平台,对企业内部提升运营效率、决策效率、在线精准,对外支撑各种场景应用。

  • 在实施上,想把数据来龙去脉梳理特别清楚,把数据加工、存储、分析、建模等与数据有有关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轻松的解决。
  • 对于管理上,想有一个可以管理一切的入口,把一切的数据、口径、项目、工程等都管理起来。
  • 面对的客户上,想让客户可以一站式在这个平台上获取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并可以获取到足够的数据应用能力。

为了这个愿望,大部分的数据人朝着这个终极目标去努力,但是到头却发现,这是个泥潭越陷越深。大家都在泥潭中不停的挣扎,需要面对天天变化的业务与严重不规范的数据结构、确定什么样的数据源,数据的含义是什么,数据的上下文是什么。数据质量头痛问题,还面临业务数据中元数据的丢失、业务文档基本没有, 问了一圈还没人知道等各方面的问题。

个人相信以上提出的来的这些问题,不管是数据仓库、数据平台、数据中台都是要帮助企业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标的本身,以用户为中心的持续规模化创新,是数据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

特别赞同一个句话“资源整合,降低成本,同时探索新的商业应收模式”,这个不管是在平台阶段、数据中台阶段都是要必须去满足。

曾经看过一段话 :“随着企业为了适应需求端(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早期工具各自产生新的、孤立的、片面的客户数据,却无法快速同步,甚至团队之间还怀疑对方数据是否正确。因此,企业急需调整和改革供应端(生产制造和供应链),也就是需要一个统一真实的数据源来描述客户,而不是任由客户的不同维度数据由不同部门各自存储,于是在这样的场景下数据中台应运而生。数据中台跟之前大数据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中台距离业务更近,能更快速地响应业务和应用开发的需求,可追溯,更精准。” 如果把这段话中的数据中台替换到数据平台会怎么样呢?是不是有点换汤不换药?!

在这个干中台的不如讲中台的时期,希望不要继续误导企业上什么平台。其实中台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这只是一个概念。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方法,如何想方设法持续提高企业对⽤户的响应⼒才是建设背后最核心的逻辑,更好的服务前台规模化创新,进而更好的响应服务。不管是中台还是平台能够去的显著成效就好。

自己也看了很多,但是也没把中台这个概念想的特别清晰。其实不用纠结概念,还是那句话:“中台是什么并不重要,每家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并推进落地。”

在上面开篇时提到了企业上数据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那该用什么方案去实施?现在数据这几种方案有什么异同点?

回顾为什么会提到这个问题,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因为企业的发展速度、形态与数据量等都不同,在开始进行中台转型时会从不同的接入开始切入。像接触几家家企业实施一样,还是处在数据仓库的时代,不停的无限满足业务的统计、看数需求,就要尝试开始数据中台转型。一个业务成熟、相似并行业务较多的企业、数据体系成熟的公司往中台转型将会是更简单一点。在一些业务的单一模式,业务变化还非常迅速、不停的试错的时候,是在想不到有什么能力可以往中台上去做沉淀,不如先搞平台来做支撑。

在写这个系列时,我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我不反对中台这个概念,反而认为中台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沉淀,中台会逐渐的沉淀出来”。

在后面的章会继续分享自己在实施中的一些方案、思考与碰壁。

作者简介

松子(李博源),自由撰稿人,数据产品 & BI资深总监。2000 年开始数据领域,互联网数据考古工作者一枚,经历了互联网古生代、中生代、今生代。欢迎关注个人微信订阅号:songzi20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