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學習筆記 (3)

新建網絡
  下面先創建一個新的 Docker 網絡。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bridge test-net

  參數說明:
    -d:參數指定 Docker 網絡類型,有 bridge、overlay。
    其中 overlay 網絡類型用於 Swarm mode,在本小節中你可以忽略它。

連接容器
  運行一個容器並連接到新建的 test-net 網絡:
    docker run -itd --name test1 --network test-net ubuntu /bin/bash
  打開新的終端,再運行一個容器並加入到 test-net 網絡:
    docker run -itd --name test2 --network test-net ubuntu /bin/bash

  可以通過 ping 來證明 test1 容器和 test2 容器建立了互聯關係。
    在 test1 容器中 ping test2, 在test2 容器中 ping test1 會成功連接到   這樣,test1 容器和 test2 容器建立了互聯關係。 在同一個網絡下的容器可以互通
  如果你有多個容器之間需要互相連接,推薦使用 Docker Compose,後面會介紹。
配置 DNS
  1.我們可以在宿主機的 /etc/docker/daemon.json 文件中增加以下內容來設置全部容器的 DNS:
    {
      "dns" : [
          "114.114.114.114",
        "8.8.8.8"
      ]
    }
  設置後,啓動容器的 DNS 會自動配置爲 114.114.114.114 和 8.8.8.8。   配置完,需要重啓 docker 才能生效。   查看容器的 DNS 是否生效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它會輸出容器的 DNS 信息:     docker run -it --rm ubuntu cat etc/resolv.conf   2.手動指定容器的配置   如果只想在指定的容器設置 DNS,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ocker run -it --rm host_ubuntu --dns=114.114.114.114 --dns-search=test.com ubuntu     參數說明:     -h HOSTNAME 或者 --hostname=HOSTNAME: 設定容器的主機名,它會被寫到容器內的 /etc/hostname 和 /etc/hosts。     --dns=IP_ADDRESS: 添加 DNS 服務器到容器的 /etc/resolv.conf 中,讓容器用這個服務器來解析所有不在 /etc/hosts 中的主機名。     --dns-search=DOMAIN: 設定容器的搜索域,當設定搜索域爲 .example.com 時,在搜索一個名爲 host 的主機時,DNS 不僅搜索 host,還會搜索 host.example.com。   如果在容器啓動時沒有指定 --dns 和 --dns-search,Docker 會默認用宿主主機上的 /etc/resolv.conf 來配置容器的 DNS。
指令詳解
  COPY
  複製指令,從上下文目錄中複製文件或者目錄到容器裏指定路徑。

  格式:
  COPY [--chown=<user>:<group>] <源路徑1>...  <目標路徑>
  COPY [--chown=<user>:<group>] ["<源路徑1>",...  "<目標路徑>"]
  [--chown=<user>:<group>]:可選參數,用戶改變複製到容器內文件的擁有者和屬組。

  <源路徑>:源文件或者源目錄,這裏可以是通配符表達式,其通配符規則要滿足 Go 的 filepath.Match 規則。例如:
  COPY hom* /mydir/
  COPY hom?.txt /mydir/
  <目標路徑>:容器內的指定路徑,該路徑不用事先建好,路徑不存在的話,會自動創建。

ADD
  ADD 指令和 COPY 的使用格式一致(同樣需求下,官方推薦使用 COPY)。功能也類似,不同之處如下:
  ADD 的優點:在執行 <源文件> 爲 tar 壓縮文件的話,壓縮格式爲 gzip, bzip2 以及 xz 的情況下,會自動複製並解壓到 <目標路徑>。
  ADD 的缺點:在不解壓的前提下,無法複製 tar 壓縮文件。會令鏡像構建緩存失效,從而可能會令鏡像構建變得比較緩慢。具體是否使用,可以根據是否需要自動解壓來決定。
CMD   類似於 RUN 指令,用於運行程序,但二者運行的時間點不同:   CMD 在docker run 時運行。   RUN 是在 docker build。   作用:爲啓動的容器指定默認要運行的程序,程序運行結束,容器也就結束。CMD 指令指定的程序可被 docker run 命令行參數中指定要運行的程序所覆蓋。   注意:如果 Dockerfile 中如果存在多個 CMD 指令,僅最後一個生效。   格式:   CMD <shell 命令>   CMD ["<可執行文件或命令>","<param1>","<param2>",...]   CMD ["<param1>","<param2>",...] # 該寫法是爲 ENTRYPOINT 指令指定的程序提供默認參數   推薦使用第二種格式,執行過程比較明確。第一種格式實際上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會自動轉換成第二種格式運行,並且默認可執行文件是 sh。 ENTRYPOINT   類似於 CMD 指令,但其不會被 docker run 的命令行參數指定的指令所覆蓋,而且這些命令行參數會被當作參數送給 ENTRYPOINT 指令指定的程序。   但是, 如果運行 docker run 時使用了 --entrypoint 選項,此選項的參數可當作要運行的程序覆蓋 ENTRYPOINT 指令指定的程序。   優點:在執行 docker run 的時候可以指定 ENTRYPOINT 運行所需的參數。   注意:如果 Dockerfile 中如果存在多個 ENTRYPOINT 指令,僅最後一個生效。   格式:   ENTRYPOINT ["<executeable>","<param1>","<param2>",...]   可以搭配 CMD 命令使用:一般是變參纔會使用 CMD ,這裏的 CMD 等於是在給 ENTRYPOINT 傳參,以下示例會提到。   示例:     假設已通過 Dockerfile 構建了 nginx:test 鏡像:     FROM nginx     ENTRYPOINT ["nginx", "-c"] # 定參     CMD ["/etc/nginx/nginx.conf"] # 變參
    1、不傳參運行     $ docker run nginx:test     容器內會默認運行以下命令,啓動主進程。     nginx -c /etc/nginx/nginx.conf
    2、傳參運行     $ docker run nginx:test -c /etc/nginx/new.conf     容器內會默認運行以下命令,啓動主進程(/etc/nginx/new.conf:假設容器內已有此文件)     nginx -c /etc/nginx/new.conf
ENV   設置環境變量,定義了環境變量,那麼在後續的指令中,就可以使用這個環境變量。   格式:   ENV <key> <value>   ENV <key1>=<value1> <key2>=<value2>...   以下示例設置 NODE_VERSION = 7.2.0 , 在後續的指令中可以通過 $NODE_VERSION 引用:   ENV NODE_VERSION 7.2.0
  RUN curl -SLO "https://nodejs.org/dist/v$NODE_VERSION/node-v$NODE_VERSION-linux-x64.tar.xz" \   && curl -SLO "https://nodejs.org/dist/v$NODE_VERSION/SHASUMS256.txt.asc"
ARG   構建參數,與 ENV 作用一至。不過作用域不一樣。ARG 設置的環境變量僅對 Dockerfile 內有效,也就是說只有 docker build 的過程中有效,構建好的鏡像內不存在此環境變量。   構建命令 docker build 中可以用 --build-arg <參數名>=<值> 來覆蓋。   格式:   ARG <參數名>[=<默認值>]
VOLUME   定義匿名數據卷。在啓動容器時忘記掛載數據卷,會自動掛載到匿名卷。   作用:   避免重要的數據,因容器重啓而丟失,這是非常致命的。   避免容器不斷變大。   格式:   VOLUME ["<路徑1>", "<路徑2>"...]   VOLUME <路徑>   在啓動容器 docker run 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 -v 參數修改掛載點。 EXPOSE   僅僅只是聲明端口。   作用:   幫助鏡像使用者理解這個鏡像服務的守護端口,以方便配置映射。   在運行時使用隨機端口映射時,也就是 docker run -P 時,會自動隨機映射 EXPOSE 的端口。   格式:   EXPOSE <端口1> [<端口2>...]
WORKDIR   指定工作目錄。用 WORKDIR 指定的工作目錄,會在構建鏡像的每一層中都存在。(WORKDIR 指定的工作目錄,必須是提前創建好的)。   docker build 構建鏡像過程中的,每一個 RUN 命令都是新建的一層。只有通過 WORKDIR 創建的目錄纔會一直存在。   格式:   WORKDIR <工作目錄路徑>
USER   用於指定執行後續命令的用戶和用戶組,這邊只是切換後續命令執行的用戶(用戶和用戶組必須提前已經存在)。   格式:   USER <用戶名>[:<用戶組>]
HEALTHCHECK   用於指定某個程序或者指令來監控 docker 容器服務的運行狀態。   格式:   HEALTHCHECK [選項] CMD <命令>:設置檢查容器健康狀況的命令   HEALTHCHECK NONE:如果基礎鏡像有健康檢查指令,使用這行可以屏蔽掉其健康檢查指令   HEALTHCHECK [選項] CMD <命令> : 這邊 CMD 後面跟隨的命令使用,可以參考 CMD 的用法。
ONBUILD   用於延遲構建命令的執行。簡單的說,就是 Dockerfile 裏用 ONBUILD 指定的命令,在本次構建鏡像的過程中不會執行(假設鏡像爲 test-build)。當有新的 Dockerfile 使用了之前構建的鏡像 FROM test-build ,這是執行新鏡像的 Dockerfile 構建時候,會執行 test-build 的 Dockerfile 裏的 ONBUILD 指定的命令。   格式:   ONBUILD <其它指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