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工作感悟

  從事雲計算有一段時間了,自己算是比較完整的參與了一個規模不太大的相對高層的雲計算數據中心規劃、設計、實施、調試、運維等各項工作,做的越多做的越久,慢慢也開始有了一些感悟,下面寫點經驗(非無病呻吟型經驗):

 一、國內外雲的差距
 
   我一直認爲國內外雲的差距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接觸了國內外頂級的各大廠商、接觸了國內外從事數據中心業務的各家企業、自己也幹了一段時間了,越發堅定這個信念,先說我的結論,國內外的差距在我看來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核心是理念,理念上的差距這個非常驚人,一跟國外搞雲的企業一聊,他們說的,跟國內硬向上湊的,完全是兩個世界,國外因爲人家實打實的有大型的雲數據中心,幾萬個計算節點,幾萬個系統在上面運轉,接近無限存儲能力。而可怕的是,國內的很多有代表性的企業或個人,很少有人去運轉過這樣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平臺,也在談自己憑空想的雲,可想而知這個理念上有多大差距,一句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2)業務規模上,除了國內少數機構(有錢、有海量業務、有海量用戶)的真正需要這些雲,大部分都是在跟風,但是如果業務規模做不上來,你搞雲有何用?雲就是爲了解決海量系統同時運轉時,現在架構上無法滿足無限計算與存儲能力的擴展,所以纔會使用雲,另外海量業務系統在業務低谷,雲的另外一個作用是計算與存儲能力的平滑回收,充分降低運營成本;你沒有業務規模,你搞雲個毛啊。
 
 (3)技術上差距,技術上的差距這個我排在後面,因爲在這三個差距之中,只有技術層面的最容易解決,設想一下,你手中有1萬個業務系統要運轉,你肯定會有錢來建設雲計算中心,但是發現建設的時候
一些技術方案過於貴,你當然可以買下一些高水平的研發人員(包括一些著名廠商的團隊)長期爲你研發,技術是越用越成熟,越用越先進;所謂的創新,我越來越認爲,創新是因爲你比其他人早一點碰到這個問題,並且早一點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你就是領先,自然你纔是創新。創新不等於現在被國人濫用的創造;檢驗是否是創新,就看這個問題是否你或者你的團隊先碰到?

   在以上三點之中,比較難解決的是理念,這個我也希望一些更高層的人士能夠在理念上達到一流水準,這樣中國的各行各業雲才能夠少走彎路。

二、雲的組成
 
  根據我的實際工作,我列一下要建一個雲,需要在那些方面做工作:

(1)計算平臺建設,計算是核心之一,計算池的構建當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將所有的物理服務器用大二層的網絡進行構架(當然這會帶來一個廣播風暴的小技術問題),在大二層的網絡上要實現一種二層是打通的,三層是隔離的設計效果,在各物理計算節點上,構建虛擬化平臺,通過統一的虛擬化平臺進行管理起來,形成一個無限擴張能力的計算池,當然也要取決於網絡交換結構的規模,必要時可以採用分區。

(2)存儲平臺建設,我一直認爲存儲是所有核心之中的核心,未來會有幾家存儲運維商(規模跟現在的電信運營商一樣,理由不講),存儲這一塊現在提的比較多的是所謂統一存儲池,利用一種技術將各種存儲設備整合成一個邏輯上統一的一個大存儲,這個地方有一個試金石的地方(可以試一下人的水平,理由不講),我現在比較反對建這樣的統一存儲平臺,特別是在存在高端存儲、低端存儲共融的環境下,除非都是差不多規格的存儲平臺,否則儘量現在不要用這種技術,我估計未來二年之後可以考慮;

(3)網絡的建設,這一塊現在沒多少可說的,大二層網絡,但是有一點要講一下,未來的網絡肯定要變,現有的以太網絡不太適合未來成塊數據傳輸,具體可以見CISCO的一些提案。

(4)雲基礎運維與自動化管理平臺的建設,這一塊屬於軟實力,雲能不能用好,關鍵取決於運維與自動化平臺,自動化程度越高,流程化與規範化越強,雲的作用纔會體現的更明顯。

(5)雲安全,這一塊問題並不大,越古老的安全手段在這個地方顯的越安全,在最外層用骨幹防火牆,中間業務層通過VLAN隔離,在內層各虛擬計算節點通過內部或虛擬化防火牆進行隔開;這樣應該能夠阻斷可能網絡層面攻擊,在應用層面與業務層面的攻擊,這個是難點,特別是在海量業務系統面前,傳統的防禦手段並不太可行,不過這一塊我們有一些經驗,但限於篇幅先不寫了;

三、正確認識雲
 
   我先想糾正一些觀點,雲:不是說大家用了雲,就能怎麼着,其實是反過來,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爲了實現所謂的雲我們要付出之前難以想像的投資、付出之前難以想像的努力,纔有可能觸及雲,雲不是現在存在的,它需要大家去從頭建設。唯一能講的是雲一旦真建成了會帶給我們想像不到的好處,像彈性可擴展計算,像無限存儲能力,像集中式的安全管理等等等。
   因此並不是說上了雲,我們就什麼也不用幹了,恰恰相反,我們需要做的更多,只是雲實現後,我們的綜合實力上升了,社會也進步了。

發佈了8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1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