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精進》——04 怎樣學習

找到一切學習的嚮導

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吸收知識並不等於學習,看了一套教程,做一堆筆記,並不是真正的學習,學習是探索的過程,針對每一個學習材料,不妨考慮下面四個方面

  • 我已經知道的有哪些
  • 有哪些現在知道了
  • 有哪些未知
    • 哪些是稍加探索可以搞定的
    • 哪些是有價值可以長期探索的

問題是學習的引導線,通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我們構建出連續的相關的知識體系,而沒有問題引導的知識攝取得到的知識分散的,不成體系的信息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運工

對信息進行解碼,深入事物的底層

  • 他是什麼,表達了什麼
  • 他對我有什麼價值
  • 他怎麼做到的(對結構和構成的洞察,瞭解實現手法)

深度與廣度同時兼顧,廣度讓人不閉塞,深度讓人不止瞭解皮毛

解碼的入口

  • 不只要尋結論,還要尋過程
  • 不只要做歸納,還要做延展
  • 不只比較相似,還要比較不同

徐皓峯對《臥虎藏龍》的解讀

技能纔是學習的終點

做中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我們學習玩遊戲的時候很少有學不會的,這是因爲遊戲經過精心的設計,有如下三個特點,可以幫助我們快樂而順利的學習

  • 多種感官的及時反饋
  • 多變的情景和挑戰,避免單調乏味
  • 適當難度的任務,既能使人提升,又不會因爲過難而放棄

求知者有三個層次

  • 第一層只獲取信息,貪多求廣
  • 第二層看重知識,以記憶爲目標
  • 第三層磨鍊技能,只求日日精進

技能是學習的終點,我們要把知識轉化爲技能,纔是真正的學習到了,做好的轉化方法就是實踐,做中學,但是知識性技能不太好實踐,有下面三種方法可以進行演練

  • 寫作式演練(王雲五翻譯英文到中文,再從中文翻譯回去,然後與原著作對比)
  • 遊戲式演練(思維實驗,知識遷移)
  • 設計式演練(自己設計一個解決方案,解決某個問題)

練習最重要的是高質量的反饋

分離的知識,難以解答真正的現實

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個學科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教育的本質是五彩繽紛的生活(懷特海),將各學科之間的只是進行融匯貫通,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查理芒格)

如何融合呢?三個方式

  • 遷移,一個學科的只是能否用到另一個地方,例如,甲基橙染色測定藥物濃度,保羅格雷厄姆對編程與繪畫的對比
  • 印證,意識——潛意識——意識,交替思考,產生創造性的發現,也可以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互補,從不同視角考慮一個問題,比如“科技創業”和“藝術品創業”,保羅格雷厄姆認爲科技創業主要優勢體現在“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村上隆認爲藝術品創業主要是理念的創新
發佈了22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30 · 訪問量 6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