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Things學習筆記--初體驗

  初識Android things的時候還在開發android的app,還記得一幫人總是在午飯後去西湖邊的吳山上一覽西湖全景,談談人生。萬事都有其發展,公司也散夥半年了,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去處,有創業公司的技術大佬,有b輪融資的android架構師,有360的全棧,感覺唯獨自己混得最不是樣子,來回經歷了兩個公司,現如今又不敢隨便跳,只能先休養生息,算作是自己的無所作爲吧。
  讓我決定學習android things主要還是由於自己之前做過wifi音響,也想做一個類似的。還可以簡單學習下TensorFlow,結合語音識別,音樂播放,加上視覺,感覺完全可以打造成一個很不錯的極客產品。此外還可以結合業餘開發的機器人,整一個可以聊天,有視覺,能放音樂能講故事的機器人。想法是美好的,過程也是漫長的,還是需要腳踏實地,慢慢去搭建了。廢話叨叨了那麼久,還是先來學習的第一步吧。

1.Android Things和平臺

  關於android things,相信網上文章也有不少了,這裏就不在講那些東東了,就把這個理解爲一個iot操作系統,物聯網專用的,可以跟寫android app一樣寫程序,控制底層硬件基本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慢慢通過學習來認識了。
  這裏用到的平臺是樹莓派3,花了200多塊錢買了一個,長這樣的:

  外圍也買了一堆什麼usb的麥克,一個小音箱,麪包板,攝像頭,oled屏幕,led燈等等。這個後續用到了什麼某寶買一下就好了。

2.鏡像製作

2.1下載

  有了平臺得製作鏡像,用來安裝系統。首先就是下載鏡像了,網址如下:
  下載地址:鏡像下載地址

  解壓後就是iot_rpi3.img。   考慮到有些朋友還不能翻牆,這裏百度網盤提供一個鏈接: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kVHW2OZ 密碼: crqg

2.2燒錄

   下載你使用的操作系統對應的(以Windows7爲例)Win32DiskImager,並安裝。
  下載地址:(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win32diskimager/
   當然上面的百度雲盤也有共享。
  準備張tf卡,我是準備了一張16g的,sandisk的卡。把iot_rpi3.img燒錄進去。當然如果你是linux或者mac的話也有對應的方法,可以google,百度找,也可以參考官網。

  等待一會兒燒錄完後,就基本製作完了。

3.系統窺探

  既然燒錄完了,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到底裏面是個什麼東西。
  應該是ext4格式的,所以在windows上沒法看,切換到ubuntu上瞧一瞧:

  看到如上幾個文件夾:   首先是_,這個目錄粗粗一看,完全就是android系統的東東啊,相信玩過android系統的都是知道這個是幹什麼的。其實android things是基於android7.0的,這個後面可以看到。
  接着是gapps,應該是google apps的簡稱,字面意思足以理解是google的一些app。
  然後是oem了,應該是指的廠家,這裏的似樹莓派3。可以看下product_id信息:android-things:product-rpi3。
  最後是樹莓派Boot文件夾:
  是不是很熟悉,uboot不就是bootloader,用來啓動的嘛?然後cmdline?不是啓動的命令行嘛?對了,後續用到串口的時候還要修改cmdline.txt的文件內容呢。   就做個簡單的瞭解,具體google不開源,也只能在這裏瞎猜測了。

4.搭建環境

4.1連接平臺

  既然樹莓派到了,那麼就趕緊來啓動一下吧,首先就是配上電源,我用的是5v2A的。接着準備了一根usb轉串口線(網線也可以),接上後,板子就啓動起來了。
  然後連接串口如圖所示:

  黑色是地,綠色白色是他們的發送和接收的信號線,這個後續用到串口的時候再講解,這裏爲了連接上wifi便於調試。

4.2安裝終端

  安裝putty,然後配置波特率115200,接着就可以敲一下回車就會看到:

rpi3:/ $

  要是不能用就把數據線調換下順序。
  接着我們就可以配置板子連上wifi,用於後面的調試和寫代碼了。

4.3配置無線網絡

  在putty終端輸入如下命令:

am startservice \
    -n com.google.wifisetup/.WifiSetupService \
    -a WifiSetupService.Connect \
    -e ssid Network_SSID \
    -e passphrase Network_Passcode

  其中Network_SSID換成家裏的路由器ssid,Network_SSID密碼就不用多說了。
  基本上ssid和密碼沒問題的話就連上路由了。可以嘗試ping下baidu啊啥的,基本上能ping通就沒問題了。以後就可以用adb來連接了,不需要串口終端了,串口也可以用來和別的東西通信交互了。

4.4adb連接

  adb connect (rpi3的ip地址),然後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Google Iot_rpi3,基於android 7.0

  接着我們看下系統中有哪些服務:

  基於此,不管是鏡像製作,環境搭建,應該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於google things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了,接下去我們就可以寫代碼了,實現我們需要的東西了,不過在此之前我還還是需要了解下硬件吧,下回見。

發佈了20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01 · 訪問量 12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