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擇電腦?

第一講處理器CPU


1
CPU的分類
CPU品牌有兩大陣營,分別是Intel(英特爾)和AMD,這兩個行業老大幾乎壟斷了CPU市場,無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當然不排除極極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爲Pentium(奔騰) 、Celeron(賽揚)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 的CPU分爲Semporn(閃龍)和Athlon(速龍),性能當然是Athlon優於Semporn的了。我們的戴爾電腦也大多數是酷睿的CPU,i3(入門級)i5(主流)i7(高性能),對於我們大多數而言i5的就OK了


Intel與AMD標誌認識
2
CPU的主頻
提CPU時,經常聽到2.4GHZ、3.0GHZ等的CPU,代表什麼呢?它是CPU的主頻,也就是主時鐘頻率,單位MHZ。用來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關鍵的指標之一。主頻計算還有條公式。主頻=外頻×倍頻係數。


(以戴爾15M-4528爲例)
單擊“我的電腦”→“屬性”就可以查看CPU類型和主頻大小 如下圖:


我的電腦-屬性查看cpu信息


3
CPU的FSB和高速緩存指的是什麼
 


  FSB就是前端總線,是CPU與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FSB處理速度快慢也會影響到CPU的性能。
  高速緩存指內置在CPU中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儲存器。分一級緩存(L1Cache)、二級緩存(L2Cache)以及三級緩存(L3Cache)。
一般情況下緩存的大小爲:三級緩存>二級緩存>一級緩存。緩存大小也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標 


4
CPU核心電壓對CPU有什麼影響?
一句話:更低的核心電壓,更少的耗電和發熱。現在大多都是低壓U代表,不錯的趨勢
利用CPU-Z軟件可以詳細查看CPU各參數的信息(如下圖,老爺機配置):


CPU-Z軟件檢測出的cpu 詳細信息
cpu知識就爲大家介紹到這裏,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其他電腦硬件知識。


第二講顯卡知識


1
顯卡是什麼東東
又叫GPU是顯卡的核心,負責大部分圖形設計工作,直接決定了顯卡的整體性能水平。現在酷睿i3等的CPU還集成了GPU,相當於cpu中集成了顯卡。


2
顯存是衡量顯卡十分重要的指標
顯存對顯卡性能發揮很大影響。顯存分爲GDR、 GDR2和 GDR3,和現在的GDR5四種,將來還有更高的。顯存速度單位是ns。顯存位寬指顯存在一個時鐘週期內所能傳遞數據的位數,位數越大傳輸數據量越大。顯存容量有共享內存和實際顯存之分。共享顯存是利用虛擬內存的容量,而虛擬內存則是使用硬盤的容量。實際顯存性能大於共享顯存的性能,這點很容易混淆,也是JS忽悠我們的地方。性能上目前 GDR5>GDR3>GDR2>GDR,目前市場上能看到的對數的GDR3與GDR5顯卡,GDR3以下級別顯卡均已淘汰。


15m-4528爲例
3
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哪個好
 獨立顯卡是單獨的一塊顯卡,而集成顯卡就是主板上集成了顯卡,遊戲用戶與大型軟件電腦配置都選獨立顯卡,集成顯卡由於受空間等限制,性能比較差無法滿足主流遊戲與大型應用需求,但可以滿足一般影音娛樂與簡單遊戲或者辦公需求,速度相對來說沒獨立顯卡的快。
 
 獨立顯卡與集成顯卡在於後者需要共享系統的內存作爲顯存,前者則單獨配置顯存。性能上,集成顯卡無法與獨立顯卡相比,前者貴。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根本就是兩個檔次!


4
目前顯卡的芯片品牌
電腦顯卡品牌有很多,比如 影池,七彩虹,華碩等有很多,但選用的顯卡顯卡核心芯片都是NVidia]和ATI顯卡芯片組,芯片決定顯卡檔次。
其中NVidia顯卡 (全球第一大顯卡芯片研發和製造商)我們喜歡稱爲N卡, ATI顯卡 (全球唯一能和NVidia顯卡抗衡的顯卡芯片製造商 )我們簡稱爲A卡。戴爾大多數就是英偉達和AMD的顯卡


這是網友在網上發佈的兩大廠商的區別。。
第三講內存


1
內存用來幹什麼的?
 由於內存的速度比硬盤快,當CPU開始工作後,會將部分常用的信息寫入內存,需要使用時再從內存中讀取,而不是從硬盤中讀取。這樣讀取速度明顯快去硬盤的讀取速度,提高了效率,因此弄個內存是必要的!
2
DDR2 800 以及 DDR3 1333 這些代表什麼?
DDR2指的是2代的內存,內存分爲DDR(1代)、DDR2(2代)、DDR3(3代),當然性能對比,3代性能>2代的>1代的。至於類似於DDR2 800 這裏的800指的就是內存總線頻率,內存總線頻率決定主板前端總線頻率,如DDR2 800 內存,主板的前端總線也只能達到800MHZ的速度,DDR3 1333爲內存總線頻率1333MHZ。


15m-4528爲例 
3
內存可以加麼
內存是可以加的,你可以再買一條內存,臺式機可以直接插上去,目前主流的內存品牌有:金士頓,威剛,譫宇,三星等,內存容量越大越好。


第四講主板知識


1
提到主板時難免要接觸南 北橋芯片,這是幹什麼的?如何區分?
北橋芯片主要功能是控制內存。通常情況,主板上離CPU最近的芯片就是北橋芯片了。
還有個南橋芯片,很容易和北橋芯片混淆啊!南橋芯片的功能是負責I/O總線之間的通信,如鍵盤控制器,現在主流的主板已經不存在南橋芯片了。


2
COMS電池是什麼回事?
 COMS電池爲BIOS芯片供電,保護其存在的信息。這個COMS電池是圓形的鈕釦電池,在主板上,很容易區分。其左右主要爲電腦時鐘和bios在斷電的情況下供電,這也是爲什麼我們電腦把電源插頭拔裏,下次開機電腦的時間依然的正常的原因。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中文全稱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這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塊Rom芯片。在開機時按del鍵看到藍藍的屏幕就是這個BIOS了(絕大部分爲英文界面)。當需要U盤裝系統等都需要對bios進行設置纔可以。


3
買主板有哪些品牌選擇好?
一線品牌:研發能力強,推出新品速度快、產品線齊全、佔用高端產品製造。品牌有華碩、技嘉等。
二線品牌:實力略遜於一線品牌,但也有很好的實力。如富士康,精英、映泰等。
三線品牌:在保證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壓低價格。性價比較高。如碩泰克的主板。
通路主板:大都是渠道商,沒有製造能力,其他代工廠商代工,做工方便基本是三線水準。


4
主板影響整機速度嗎?
嚴格來說,我們選主板主要注重的擴展,對速度影響不大,主板的穩定是我們選購很關注的一個方面,比如全固態電容設計的主板穩定性要比非固態電容設計的主板好的多,決定主板檔次的一般是主板芯片組。


第五講硬盤知識


1
IDE、SATA指硬盤的什麼東西?
硬盤的接口類型分爲IDE、SATA和SCSI,前兩者用於家用電腦,後者用於服務器。IDE接口已經退出市場了,目前SATA的接口是硬盤的主流。


2
目前硬盤的容量有哪些?
硬盤主流容量都是320GB、500GB、1TB等。現在的硬盤也很便宜,500GB的2三百快足矣,320G硬盤已經慢慢退出了我們的視線,隨着2T以上容量硬盤上士,1T硬盤將成爲主流。


3
硬盤的轉速是什麼
這個很重要,硬盤的轉速是硬盤電機的主軸轉速,它是決定硬盤內部傳輸率快慢的重要參數之一。目前硬盤的轉速主要是5400rpm、7200rpm。當然,7200rpm的硬盤比5400rpm的硬盤好,速度要快。


4
固態硬盤(SSD)好不好
       1. 啓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體積小、重量輕,不用磁頭,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兩臺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盤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盤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尋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盤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 無噪音。因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爲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5.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衝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7. 大多數固態硬盤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盤還可在-40~85攝氏度,甚至更大的溫度範圍下工作


所以大部分人都又加了SSD,開機速度運行槓槓的,有的電腦有光驅,所以都把SSD裝在了光驅的地方,光驅給卸了




第六講光驅知識


 CD光驅用於CD光盤。DVD光驅包括DVD-ROM光驅和DVD刻錄機光驅。DVD光盤容量通常比CD光盤容量大!目前cd光驅已經逐漸被淘汰,大多是DVD或刻錄機。


由於光驅一般用的也不多,一般是看光盤碟或者安裝系統,不過目前光驅的作用越來越小,比如看電影我們可以在網上看,軟件也可以直接下載安裝,裝系統可以用U盤裝。所以很多人都把光驅去了或者根本不買有光驅的,因爲帶光驅的都有點厚還重一點點,如果真要是需要光驅那就帶個外置光驅就OK,像鼠標一樣有個USB接口,方便。

發佈了2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