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的網絡容錯技術

思科的網絡容錯技術

 

---- 應用中任意一節出現故障都會導致網站的巨大損失,因此總體的解決也應從多方面入手,如數據備份,服務器的硬件冗餘、軟件容錯,以及網絡設備的部件冗餘和結構(鏈路)冗餘等,以保障整套系統的萬無一失。下面將主要介紹CISCO公司交換機產品所支持的幾種容錯技術,使用戶瞭解其對故障恢復所帶來的好處。

Fast/Gigabit Etherchannel(快速/千兆以太網通道)

---- 以太網通道技術不僅起到容錯作用,更是鏈路帶寬擴容的一條重要途徑。它可在100M(快速以太網通道,簡稱FEC)或1000M(千兆以太網通道,簡稱GEC)以太網端口間實現,用於將多條並行鏈路的帶寬疊加起來。這樣多條鏈路被用途單條高速數據通道,通道中部分線路的故障不會影響其它線路的帶寬聚合,從而也保證了網絡的可靠性。

---- 以太網通道技術也體現了產品的可擴充性能,能充分利用現有設備實現高速數據傳輸。思科公司的全線交換機產品和帶快速以太網端口的路由器都可以實施以太網通道技術,並且還可與多家廠商(Intel、Xircom、Adaptec等)的網卡構造以太網通道,在交換機和服務器之間建立高速連接。

Uplink-Fast(快速上聯恢復)

---- 當交換機結成冗餘迴路時,若未啓用Fast/GigabitEtherchannel,則Spanning-Tree(生成樹)協議將起作用,通過計算自動將優先級較低的連接屏蔽,使其作爲備份,只在優先級較高的主線路斷線時才激活它,因此在線路容錯中Spanning-Tree也是一項有效的技術;但傳統的Spanning-Tree在鏈路切換時經歷阻塞-偵聽-學習-數據轉發等諸多過程,耗時較長,從故障到恢復一般需歷時40秒左右,對正在傳遞大量數據的服務器和工作站而言,這段時間是能明顯覺察的,並且極可能導致連接超時而中斷應用。而思科公司提出的Uplink-Fast技術是對Spanning-Tree的改進,它省卻了鏈路切換過程中的偵聽和學習階段,使備份端口直接由阻塞進入到轉發狀態,從而使網絡收斂時間從40秒大大縮短至5秒以內,這樣的延遲是應用程序可以接受的,用戶幾乎覺察不到這一過程,互聯網公司業務不會受到故障影響。

Port Fast(快速端口恢復)

---- Uplink-Fast是用在兩交換機端口間互聯的一項技術,而連接服務器和工作站的端口在剛啓用時同樣面臨Spanning-Tree的學習過程緩慢的問題,致使該端口長時間不能進入正常工作狀態,這時需用到Port-Fast技術,它與Uplink-Fast的工作原理類似,也省略了Spanning-Tree的聆聽和學習階段,從而將轉換延遲從40秒縮短至2秒以內,這樣在交換機上接入新的工作站,或改變某工作站的所接端口時,該站點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無需額外硬件和其他廠商設備兼容。

HSRP(熱備份路由器協議)

---- 剛纔提到的幾種容錯技術都是在鏈路故障時發生作用的,而HSRP則用於設備故障的恢復--它原是用在兩路由器間互作備份的協議,現思科公司的第三層交換機(如:Catalyst 6000等)也支持該協議。HSRP根據對兩互備份路由器或交換機的優先級,將其中一臺設備置爲活動狀態,而另一臺設備置爲備用狀態,當主設備發生故障時備用有立即啓用,這就是所謂"熱備份"的含義。對網絡中正常工作的用戶而言,這一切換是透明不可見的,因此不會影響的正常工作。

 


發佈了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1 · 訪問量 2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