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測試平臺—平臺建設思路(上)

前一篇:漫談測試平臺—建設模式探討

前面說到了測試平臺建設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專項技術孵化出測試平臺,另一種是業務需求產生測試平臺。不論是哪種模式,最根本的結果都是要做出一個能滿足當前階段需要的有價值的測試平臺。這兩種模式有的時候並不是那麼清晰,甚至可能是混雜在一起的,具體還是要結合所在組織當前的情況靈活採用。今天我們繼續探討“多行業方向多業務形態”場景下測試平臺的建設(下圖示例:公司B)。

“多行業方向多業務形態”場景下,測試平臺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

(1)需要支撐的測試場景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2)不同的業務形態可能有不同的研發和交付方式,不同的研發和交付方式會導致測試流程、測試場景、測試策略等方面產生較大的差異

(3)不同業務的管理策略和理念不一致,測試件的管理和使用方式也可能有較大出入

(4)不同業務形態下,測試成熟度可能也不一致

一個好的測試平臺往往需要解決三方面的訴求:測試能力上的訴求,測試效率和測試效果(深度)上的訴求,管理和規範性上的訴求。“多行業方向多業務形態”場景下,很難同時滿足這三方面的訴求。需要支撐的場景、測試策略不同,意味着對能力的訴求不同;測試流程和管理策略不同,意味着每個業務對管理和規範性的訴求各不相同;測試成熟度不一致,意味着需求方當前要解決的問題層次不一樣,要麼有的在追求效率,要麼有的在追求深度,要麼有的還在追求能力的從無到有。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麼麻煩,爲什麼還要做測試平臺?如果要做的話,怎麼做?什麼樣的平臺應該做?做的過程中怎麼規避這些問題?這裏我先直接拋我的觀點,後面結合我們的實踐經驗來闡述這些觀點。

首先,充分分析現狀,如果測試平臺能夠解決一類業務的問題且ROI相對合理,那麼就需要做平臺。但是不要指望滿足所有的業務,可以結合業務演進的情況推測未來可以滿足哪些業務,未來哪些業務需要被滿足。做的過程中切記不要短視,一方面結合業務的發展來看,另一方面結合業務技術發展來看,測試平臺不僅僅要滿足當前訴求,還要面向未來,否則在平臺設計實現上就會過於保守,不利於對業務的持續支撐,ROI到一定將階段後反而會呈現出下降趨勢。

其次,不要指望所有的測試平臺都在公司級做,公司級能做的平臺可能很少,甚至沒有,這往往取決於業務發展情況。理想情況下,公司級往往要做的都是公用性非常高的平臺,但是隨着一些業務發展,個性化的訴求越來越強烈,這些公司級測試平臺會越來越難以通過平臺規劃保持公用性,公司和業務兩級的測試平臺建設組織成爲必要。後面我們詳細討論兩級測試平臺建設組織他們的分工和職責,什麼樣的平臺在公司級做,什麼樣的平臺在業務級做,公司級和業務級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合理的規劃兩級平臺建設組織,可以有效的調節各種訴求之間的矛盾。

最後,不要指望在測試平臺建設過程中解決和規避所有問題,很多問題的本質上無法在測試領域解決,可能要上升到研發、業務甚至公司管理的層面。舉個例子,一個公司裏的幾個業務同樣都是做互聯網APP類型的產品,他們的測試成熟度、測試規範性爲什麼不一樣,爲什麼差異那麼大,是不是一些支撐體系沒做好?是不是一些管理要求沒達到?是否可以做到先解決這些問題?不要指望在做平臺的過程中去兜底這些問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多元化發展,業務領域也從單一的方面發展到多個關聯領域,甚至跨界到其他非關聯領域,我們所在的企業也是一樣。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不斷思考測試平臺的建設邏輯,尋找一種比較合理的建設方式。

 

 

請關注

(喜歡請轉發,謝謝!)

加入愛測未來qq羣,獲取更專業的技術知識分享:

274166295  (愛測未來二羣)

610934609  (愛測未來三羣)

195730410  (愛測未來四羣)

更多精彩文章:

漫談測試平臺—建設模式探討

爲了幹掉jenkins,我們設計了自己的調度模塊

移動端H5調試與自動化

官宣!測試嘉年華報名開始了(內有福利)

出來混,是要有乾貨滴!!!測試嘉年華分享主題放送

Android兼容性測試應該怎麼做逼格更高呢?

JVM性能調優

MTP-移動測試平臺

性能分析之OS資源飽和度

前端性能監控

來自520的福利----視頻直播平臺性能測試

前端性能測試平臺及應用

震驚性能測試圈的經典案例!!

在airtest中使用ocr反向識別文本內容

數據庫性能分析與優化(愛測未來團隊內訓材料)

發佈了11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0 · 訪問量 2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