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下的管制物品防哄抢系统设计建议

@微信@支付宝@京东@淘宝

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给我们正常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尤其在极大的自保和恐慌情绪下出现大量的囤积医疗救急物资的情况出现;导致的结果就是治疗和防护用品被囤积而浪费,需要的人却得不到相关物资。

实际上,如果大家不恐慌,不囤积物资,每个人每天购买2-3个口罩,有感冒症状者购买适合自己1周服用的药物,就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必要的保护和物资,同时也给生产企业留出了生产的时间。但是羊群效应就是这样的,自保是每个人在恐惧情绪下的本能反应。所以在疫情面前,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措施出来制止这种情绪导致的哄抢,又会加速恐慌情绪的蔓延,这个道理或许也是政府对待疫情前期表现犹豫不决的原因。

中国作为互联网发达,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的企业,是否可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可以防止管制物品的哄抢,按身份证定量,定时配给购买。任何人和企业均在购买时需要被检查购买历史信息,不可超过配给量。

1、建立一个核心数据库,以身份证为唯一识别号,主号下可以按照户口本绑定家庭成员;

2、零售商(药店、超市、网店)在销售结账环节有一个客户端,扫描客户绑定身份证的支付宝、微信账号,以查询这个账号下的近期购买管制品记录。

3、按照管制规则,比如每个身份证下每3天只能购买10个口罩,如果查询到已经在其他地方购买过,或者说还没有到第二次购买时间段则提示无法购买,收账系统无法入账和出库。

4、出库后相关购买信息被自动录入核心库中。

实际上,淘宝有个网上药品销售,需要核实医院处方的功能也是一种管制流程,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今天2020.2.1各地开始意识到很多人没有买到口罩,因此开启了各种预约和限制购买的措施,杭州采用微信网上预约,厦门摇号,上海人工登记预约。各种方法总算是有了改进。

 

 

 

发布了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5 · 访问量 826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